2023年度全市政法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1月10日15:00
地点:连云港发布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钱建
发布人: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商晓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金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立,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德成,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毓
发布议题:向人民报告2023年度全市政法工作
钱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在告别收获满满的2023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24年之际,特别是在市“两会”胜利召开之时,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政法委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专门召开“连云港市政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向全市人民报告2023年度全市政法工作。今天又恰逢第四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此,我谨代表市委政法委向全市人民警察致以节日问候。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商晓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金林,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立,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杨德成,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毓。
我是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钱建,主持今天这场新闻发布会。
应邀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朋友有:新华日报;新华网;央广网江苏频道;省广电台;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现代快报、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新闻、连云港手机台等12家省市主流媒体代表。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发布全市政法工作情况;二是回答媒体朋友们提问。
首先,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商晓东同志通报2023年度全市政法工作情况。
商晓东:2023年,全市政法战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政法工作现代化这条主线,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圆满实现了“五个严防、三个确保”的目标任务,一系列长效机制、特色亮点、创新品牌不断推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政法保障。全市群众安全感、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率逐年提升,均创历史新高。省里多个部门来连督导,对我们总体评价是“组织高效、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坚定正确方向,党管政法不断加强。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讲话等,精心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政治轮训、专题研讨等活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市委常委会定期听取信访和社会稳定工作情况,解决了体制机制、资金保障等工作难题。抓好《政法工作条例》贯彻执行,认真落实请示报告、政治督察、作风巡查、执法监督等制度规定。加强市委政法委员会建设,理清“要”在党委政法委、“办”在政法机关的责任体系,先后召开安保维稳、平安建设、依法治市等系列会议,密集部署推进、提质增效争先,党管政法工作体系更加规范运行。
过去的一年,我们时刻牢记职责使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政治安全“四大工程”,紧盯中欧班列、公共安全两大论坛、三级“两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开展研判会商、点评调度、督办交办,全力打好安保维稳情报信息、社会防控、矛盾化解、人员稳控、公共安全“五大攻坚战”。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凌晨执行、假日执行等集中执行109次,执结案件42306件,执行到位标的额35.53亿元,深入推进“执破融合”,2件案件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执行实施案例。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牵头抓总作用,注重协调服务,增强敏锐性、强化系统性、提高判断力,着力推动解决重点难点敏感问题,先后牵头、超前化解一批重大风险隐患,确保了重大活动万无一失、重要节点平稳度过。
过去的一年,我们开展系列平安创建,平安质效显著提升。制定下发《平安建设工作要点、分解方案》《高质量平安乡村(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建设实施意见》《深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召开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暨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推进会、未成年人保护暨平安校园建设推进会、全市系列平安建设现场推进会等,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关键举措、压茬组织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部署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命案积案破案占存比全省第一,全市侵财、电诈、八类严重暴力、十类涉黑恶案件破案率均居全省前列。推动建立黑恶犯罪组织经常实施的“九类案件”警情强制检索报告制度。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我市被评为全省扫黑除恶斗争先进市。
过去的一年,我们抢抓机遇护航发展,法治环境持续优化。统筹谋划依法治市工作,持续开展“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设“十大行动”“百项任务”。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突破提升年”行动,制定16条意见推动“五个环境”建设,省法院予以推广。新建市级“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带一路”非诉讼法律服务分中心,建立哈萨克斯坦、巴西2家海外法律服务中心。制定《连云港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70条指标助力打造“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建立融合“四大检察”的知识产权专业办案团队,开展“检润创新、益企同行”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专项工作。规范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23件,依法对8家企业、19名企业负责人作不起诉处理。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涉海涉渔社矫对象监管等创新做法被司法部推介。
过去的一年,我们狠抓基层基础建设,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实施网格治理“3365”工程,以及网格实战“四项机制”等系列制度性文件,深化“精网微格”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有效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全市1685个村社设立全要素网格4932个,划分“微网格”63495个,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配备率、培训率均达100%,绝大多数风险隐患在网格内发现处置。出台关于《开展“六大攻坚行动”》《建设“四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意见方案,召开现场推进会,进一步夯实阵地、人员、机制、保障等方面基层基础,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扎实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百日会战”“双月攻坚”等行动,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8%,累计化解骨头案钉子案425件,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化政法领域改革,监督效能不断提升。聚焦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改革,在创新推行“一体化”派驻模式、“一站式”试点范围、“共同体”司律品牌基础上,深化刑事案件速裁、轻伤案件快审、醉驾案件快办、戒毒案件监督,推动监督关口前移、机制优化、效能提升。创新国际警务合作新模式,成功承办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2023年大会。依托“连云港法院诉讼服务”平台,以“网上枫桥”赋能基层治理,获评首届全省智慧法院创新事例一等奖。开展“化解百案评查千案”活动,采取“信访反映、部门推荐、随机抽取”,聚焦“个案纠错、类案整改、积案化解”,评查案件3746件,倒逼办案质量全面提升。在省内率先开展“综合查一次”监管执法改革,从源头上推进解决基层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锻造过硬铁军,作风形象更加优良。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以贯彻《政法条例》为主线,完善“1+16”制度体系,出台《党委政法委协管和协查暂行办法》《关于建立全市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交流工作会商机制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围绕“铸魂”“清风”“赋能”“固本”“聚才”“护航”六大工程,明确重点项目40个。举办全市政法领导干部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培训班。邀请市委书记、纪委书记分别作专题党课。开展全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轮训班,创建首批市政法系统政治忠诚教育馆7家。全市政法单位政治督察和纪律作风督查巡查实现全覆盖。全市政法系统获国家级表彰50余项、省级表彰130余项,涌现出一批国家、省级先进典型。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达95%以上,较2020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连云港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紧扣“巩固增效”年度主题,聚力打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良好的服务环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钱建:谢谢商书记。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就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
记者:我们注意到,2022年,我市“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指标提升10个位次,从全省末位跃居至第3名。2023年,连云港两级法院持续攻坚发力,全面启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突破提升年”行动,请问具体有哪些工作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宋金林:感谢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关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能动司法,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努力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最好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一、全方位优化诉讼服务。一是不断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依托“连云港法院诉讼服务”公众号平台建设线上网格,以“网上枫桥”赋能基层治理,开发的平台获评首届江苏智慧法院创新事例一等奖。为立案当事人提供查询全国户籍人口信息诉讼服务,有效减轻群众诉累。二是倾力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一审审结公司、合同等案件4.1万件,标的额120多亿元,妥善化解一批涉医药、机械、石化等行业领域纠纷。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合发布打击拒执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建立打击拒执犯罪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兑现胜诉权益。办理的瞒报偷卖小产权房被判拒执罪一案入选江苏法院“打击拒执、强化执行威慑”典型案例。三是主动延伸诉讼服务职能。设立企业涉诉风险“法治门诊工作室”,为企业依法经营提供专业指导。连云法院开发企业司法授信系统,对企业信用好、偿债能力强的企业,依法慎用保全措施,防止“查封一个账户、垮了一个企业”。
二、多举措强化破产审判。办理破产案件是衡量一个地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2023年,全市法院充分发挥破产审判职能,不断提升破产审判能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对破产案件“应收尽收”,全年审结破产和强制清算案件1307件。其中,深入推进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的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机制,审结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送企业强制清算案件846件。持续运行“执行转破产”机制,裁定受理执转破案件386件,带动执结案件4073件。二是破产队伍建设“专业化”。调整全市法院破产审判专业化团队,审判团队增加至13个,人数由44人扩充至72人。2023年有3件案例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其中1件入选“年度十大案例”。3篇论文入选江苏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印发破产管理人考核实施细则,组织开展29家管理人年度履职评价工作,提升其办理破产能力。挂牌督办清理大案难案,超长期破产案件实现清零目标,破产清案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三是府院协调联动“多元化”。上线破产企业信息网上查询平台,初步实现破产企业土地、房产、纳税、社保等信息一站式查询功能,6家单位17项数据已上传。联合市发改委等9部门打造破产企业资产综合处置平台,在淘宝网运行破产财产处置(重整招商)云平台,在连云港房地产网开设破产资讯专栏,为破产资产处置提速赋能。全市法院2023年所有资产处置平台累计成交额9.72亿元。四是涉困企业挽救“灵活化”。对进入破产程序还有救治可能的企业创新方法盘活,审结破产重整案件11件,其中赛诺房地产公司烂尾10年的赛诺大厦项目通过重整程序启动续建,债务规模近50亿元的江苏宝通镍业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通过适用“出售式重整+假马竞标”的模式顺利审结,为徐圩新区有效盘活土地2650亩,人民法院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了该案件。
三、高站位护航重点产业。一是深入开展“法护营商润民企”行动。与市工商联共建8项工作机制。实施商会调解培育培优工程,1篇案例入选全省法院商会商事调解典型案例。围绕赣榆海产品和东海水晶电商企业司法需求,组织开展“网络直播带货”新业态法律问题调研,积极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成立服务民营经济“百名法官”讲师团,深入开展法律宣讲进企业、进商会、进园区“三进”活动260余次。“法护营商润民企”行动,入选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案例。二是打造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司法协作平台。举办第三届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司法协作研讨会,协作法院扩大到44家,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协作法院签订执行联动合作协议,共建执行协作平台,协助办理委托执行事项4682件次。三是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联合海事法院、市贸促会、仲裁委等8家单位共建涉外商事海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多元化解决一站式工作机制,挂牌成立连云港法院涉外商事海事多元解纷中心,发布护航“一带一路”建设十大案例,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全市法院将始终坚持“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理念,持续攻坚克难、创新创优,为全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突破提升作出更大努力!
记者:我们注意到连云港检察院在2023年印发了《连云港市检察院关于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保障海洋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推进海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请问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海洋强市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立:感谢媒体记者对检察工作的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连云港海岸线长,海砂资源丰富,有着全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渔场。市委马士光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涉及我市海域的集团化、公司化、掠夺式的非法捕捞猖獗、采砂、运砂、销砂一体的盗采海砂盘踞码头,严重影响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我们重拳出击,全面打击刑事犯罪,共办理涉海刑事案件98件275人,这些数字背后,是连云港检察机关守护沿海经济安全、维护生态安全的一个个缩影。海砂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盗采海砂不仅会对海床造成破坏,影响海岸稳定性而且会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破坏。我们办理了一起采、运、销一体的盗采海砂团伙犯罪案件,盗采的2万余立方海砂在灌河非法小码头清洗后冒充河砂流入建筑市场,既影响建筑安全、又影响海岸稳定和生态安全。对此我们综合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既要求犯罪团伙承担刑事责任,又要修复生态环境,同时督促行政机关开展灌河流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行动,拆除非法小码头128处,修复岸线22.2公里,联合住建部门大力推广使用国家提倡的机制砂,推动国家部委联合制定了国家海砂开采利用规划,促进砂石行业转型升级。通过一案促进了一项行业治理,中央电视台、《检察日报》头版头条和专刊专门报道。连云港市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在册渔船1600余艘,渔民数万人。涉及非法捕捞的当事人中也有一些是世世代代从事传统捕捞的人,比如捕捞蓝蛤,俗称“海沙子”。海边的人都知道,蓝蛤是季节性产品,过了8-9月就没有了,而这恰恰就是禁渔期。因为涉嫌在禁渔期捕捞蓝蛤,2019年,一批渔民被起诉到了连云区、赣榆区检察机关。“禁渔期不让捕,过了禁渔期就没有了,那从事捕捞海沙子传统捕捞的渔民如何生存?”这个疑问萦绕在检察机关的心头,不同于性质恶劣的大型捕捞,这是基层渔民的生计。经过咨询渔业专家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检察机关进一步明确,捕捞蓝蛤所用的工具属于法律明确禁止使用,但是这样的捕捞对海洋生态不会造成实质上的破坏,反而不捕捞会带来海洋污染等次生灾害。因此,我们认为案件没有刑事打击必要。同时针对案件暴露出来的连云港地区渔民传统捕捞触法的问题,撰写专门报告,最终引起上级高度关注,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批准在江苏省7处确权海域使用拖曳泵吸耙刺采收养殖贝类,让采用传统捕捞渔具捕捞蓝蛤等贝类的数千渔民不再触法,保护了涉及上亿元产业有序发展。此前,检察机关在办理毛虾案中,就推动农业农村部出台规定,允许在连云港市海州湾部分海域对毛虾实施专项(特许)捕捞作业,带动捕捞、加工、销售等近万人就业。劳务代偿是家庭贫困但又损害了生态的责任人,履行生态赔偿责任的一种方式。连云区院办理的孙某某非法捕捞案中,孙某某应承担修复费用7.19万元,案件办理过程中,孙某某家中长辈突遭重大疾病,孙某某系唯一赡养人,且其家在赣榆,他无力承担修复费用,但提出愿意在赣榆实行劳务代偿。我们综合考虑孙某某的特殊情况,认为其实行异地劳务代偿具有可行性,但确实存在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为有效解决此类异地劳务代偿监管难题,我们让数据多跑路,让司法更高效,协同市生态环境局以公益诉讼指挥平台对接江苏省湾滩综合管理系统,探索“互联网+”劳务代偿办案模式,该办案模式获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三批改革试点经验做法,并在全省范围内被复制推广。很多渔民买一艘船需要背负巨额贷款,一旦因为涉及违法犯罪被社区矫正,将导致无法出海无力还贷,这样又会给涉海涉渔的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带来阻力。注意到这一情况后,我们与相关社区矫正机关建立“海上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批准社区矫正渔民出海34人次,让社区矫正的渔民“出得去、上得船、稳得住、有收入”。相关做法被上级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打击犯罪,又保护生态,最高检多次转发我市海洋检察经验做法,并评价为海洋检察“连云港样板”。
记者:我们关注到,去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媒体对连云港公安全力护航发展保障民生、持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纷纷点赞。请杨书记介绍一下,2023年,连云港公安在增强港城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杨德成:感谢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朋友们对连云港公安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平安建设的主力军,守护平安义不容辞。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同公安职责任务有机融合,深入实施民意警务,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硬碰硬”“实打实”的工作举措保平安、护发展、惠民生。年内,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00%全破,侵财、电诈、十类涉黑恶案件破案率分别达69.2%、49.3%和92.5%,均列全省第一方阵,切实让港城老百姓感受到安全触手可及、就在身边。我们重点抓了三件事:
一、顺民意,发起“违法犯罪”大整治。坚持群众反映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以严打严治形成强大高压效应。一是力克大案要案。健全“以专业打职业、以团队打团伙、以体系打流窜”的合成侦查机制,深化常态化扫黑除恶、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云剑2023”等系列行动,现行命案均在8小时内侦破,命案积案清库存率全省第2,近两年四类性侵案件全省率先清零,侦办部省挂牌黑恶案件4起、公诉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抓获逃犯数同比上升62.1%,全国命案积案追逃工作经验做法省厅推广,分别攻克7起走私、电诈、网络贩枪等部督案件和3起毒品目标案件,破获“3.12”侵犯著作权案获公安部贺电。二是快破民生小案。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接触类传统侵财犯罪等作为打击重点,落实“小案快侦、有赃即追”机制,组建打击入室盗窃犯罪跨警种战队和专业攻坚小组,全市传统侵财破案率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盗窃案件48小时快破率达41.7%,已破侵财案件追赃挽损率达80%以上。三是治理电诈案件。深入开展“断卡”“断流”“拔钉”等行动,破获电诈案件数同比上升10.4%,成立市县两级14个预警劝阻专班,组建170支1555人专业劝阻队,投入使用118个派出所宣教室,出台最高5万元的全民反诈奖励办法,开展反诈“商圈联盟”“高校联盟”“正义联盟”等创建活动,电诈发案数和损失数从去年7月以来实现同环比持续下降、月均下降幅度达10%以上,去年11月以来实现预后“零被骗”,涉诈高危人员劝返提升幅度、劝返总量均为全省第一。
二、安民心,实施“立体感知”大防控。瞄准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创建目标,强化智能感知建设应用,完善社会面巡防机制,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以严防严控严管高压态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一是把数智转型作为支撑点。新建6500路智能感知点位“补盲提强”,一体推进261个智慧安防小区和5所高校、11所市属学校、9家重点医院等智慧安防“微单元”建设,在城区推广警网联勤中心,在农村推广视频“平安哨”,在沿海依托“蛟龙”实战平台智慧管边控海、列装全国首艘300吨级海防执法船,在空中通过27个警用无人机方舱连点成网覆盖主城区、试点打造全省首个乡镇版无人机集群运用,在省界推广智慧警务室“村务+警务”融合治理,形成具有“山海港”特色的智能感知防控体系。二是把警力装备摆上社会面。升级改造21个街面警务工作站,划设全市1分钟处置控制圈21个、3分钟处置控制圈42个,设置应急快反点38个,科学整合巡特警、交警、派出所等2900余名街面警力,形成着装与便衣结合、固定与机动结合、视频巡与无人机巡相结合、重点部位与外围圈层相联动的街面巡防网络,发动群防群治力量6.7万余人,街面侵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毁财发案数同比分别下降29.2%、35.7%、6.8%和33.9%。三是把安全监管盯在风险源。实行道路交通亡人事故乡镇主要负责人到场、“零死亡”认定通报和隐患路段挂牌督办等制度,健全群租房安全管理、油气和“三电”设施安保工作联席会议、基层消防“六联”等机制,建成国内首个公安牵头、多元共治、数据汇聚的石化园区公共安全监管中心,探索搭建危化品等重点车辆“人车路企物”全要素管控平台,全市、农村地区、货车交通亡人事故数同比分别下降3.94%、28.86%和12.77%,守牢公安监管领域不发生重特大事故底线。
三、惠民生,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积极校准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切入点、着力点,努力建设有品牌、有温度、有特色的现代化港城公安政务服务新体系。一方面,公共服务治理提精度。建成使用“1+2+8”智慧交通体系,应用电动自行车AI劝导、城区货车右转安全警示、农村地区国省道非灯控路口安全预警、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检测预警等19个智能系统,大流量路口交通要素数字化建模、实时调控优化,城区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下降2.8%、路口通行效率提升23%,全市行人、非机动车守法率超过95%、居全省前列,通过数据建模研判打击非法营运、飙车炸街等重点交通违法2400余起,新发违法案件数同比下降21%。另一方面,政务服务管理见温度。打造“连捷办”公安政务服务品牌,“市区同权”办理39个公安高频服务事项,105个派出所“一窗通办”,徐圩分局警企联动中心、赣榆分局“警快办”纳入江苏公安政务服务现代化试点培育项目,形成市、县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及派出所“综窗”、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警务站“五级”线下服务格局;上线“居住证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等网办小程序,依托“12123”“我的连云港”“苏服办”等平台提供“全程网办”服务约225万次,进一步满足“一次办、就近办、指尖办”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巩固增效”年度主题,强化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全力打造公共安全治理示范区,加快推进港城公安工作现代化,把解民忧的事办实,把暖民心的事办细,用心用情书写“民生答卷”,让港城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去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已于今年的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对这部法律作出了重大的修改,请问当前我市行政复议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如何,我们将如何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
周毓:首先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司法局,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行政复议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机制,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自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我市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指示,整合全市行政复议职能,全市行政复议机构由78个缩减至7个,实现了“一级政府一个窗口”对外,行政复议案件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选择通过行政复议表达诉求、维护权益。近三年全市两级行政复议机构办理复议案件2867件。当前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大力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强化工作保障,着力为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实施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是申请受理渠道畅通贯通。市政府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建成市级行政复议立案接待大厅,布局“多点”接收企业群众提交行政复议申请,全市89个乡镇(街道)司法所和企业密集的园区设立了行政复议联系点,开辟线上申请、邮寄申请等多种便捷通道,实现了行政复议申请“零距离”。二是案件审理调查走深走实。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积极对标新修订行政复议法的要求,创新审理方式,广泛运用实地调查、听证、调解等听取意见方式审理案件,全面了解争议由来和群众实质利益诉求,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让群众在行政复议中“看得见、听得懂、信得过”。2021年以来,市本级召开听证会审理案件199件,对20余件涉及房屋征收、违法建设的案件进行了实地调查。三是复议工作机制规范有序。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落实规范化要求的重要抓手,建立了立案登记、案件审理、督办通报、信息反馈等配套制度,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复议工作制度体系。规范复议审批程序,强化重大复杂案件办理质量审核把关,实行案件经办人员到政府领导“五级审签”机制。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委员会,发挥高级智库和专家助手等“外脑”作用,提升了行政复议公信力。四是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源头治理、多元解纷、应调尽调,实现各类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全覆盖,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系统内部、化解在初发阶段的态势基本形成。近三年来全市办结行政复议案件中,通过调解和解方式实质性化解率达到31.3%,有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五是提高复议监督效能促进依法行政。近三年全市行政复议通过撤销、确认违法、变更、责令履行等方式直接纠错286件,直接纠错率12%。通过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147份,提升个案监督成效,落实行政复议通报、抄告制度,对执法行为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督”。
下一步,全市两级行政复议机关及复议机构将坚决扛起《行政复议法》正确贯彻实施的职责使命,充分彰显行政复议的制度优势,为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一是提高行政复议认知认同。大力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面对行政复议制度的知晓率。把行政复议法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内容,推动行政复议法宣传常态化,讲好行政复议故事,让行政复议走进企业、走到群众身边。二是深度落实便民利企措施。敞开行政复议大门,为群众申请和参与行政复议活动提供更多便利,建设形象鲜明、亲民便捷的行政复议“窗口”。坚持复议为民,妥善办理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重点民生领域案件,加大对农民工、新业态劳动者等群体的保护力度,通过行政复议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三是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及时完善行政复议立案登记,依法加强案件受理,准确把握行政复议法扩大受案范围和复议前置范围的规定。调整充实并高效运转行政复议委员会,依法履行办案程序新规,深入开展“繁简分流”审理模式,依法开展听取意见、听证工作,增强案件审理公开性和透明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复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提升行政复议效能。建设综合性行政争议化解平台,充分运用行政复议全过程调解制度,做深做实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深化诉源治理,不断提高调解结案比重。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信访等有效衔接机制,形成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工作合力。五是强化行政复议保障。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推动行政复议工作深度融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配强工作力量,实施行政复议人员工作规范,推动保障基层行政复议人员配备,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行政复议工作队伍,提高依法妥处行政争议的能力水平。
钱建: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到此结束。媒体朋友们如果还有问题要采访,可在会后联系、访谈交流。近年来,各大媒体、各位记者朋友持续关注政法工作,刊发了大量高水平新闻作品,宣传政法、褒扬平安、固守法治、赞美和谐,对此我们深表感谢。走进新时代,请媒体朋友们一如既往的加强对政法工作的宣传报道、舆论监督,讲好政法好故事、唱响政法主旋律、传播政法正能量,为全面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