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二十四景——云护天门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云台山二十四景”,我们邀请了连云港历史人文方面的专家,从人文、历史、地理、典故、文化、诗词等方面阐释“云台山二十四景”,让更多的人了解连云港的历史文化,传承连云港人文精神。今天推出第四景——塔影团圆。
黄申瑾《图二十四景》:“由草庵左折,从南天门至万寿桥为登大殿之正路。右折从山东庄亦经万寿桥,为登大殿之捷径。然游览胜境,必取正路为佳。群峰环拱,云气舒卷,豁入心目,真令观者有物外之想。”
崔应阶的《云台山志》载有一首凌廷堪的五言律诗:郁郁绕天门,纷纷四望盈。迷离浓复淡,隐约散还萦。偶识因风起,还惊触石生。氤氲真异境,坐此足怡情。
“云护天门”景观在今花果山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风门亭的东侧,背倚峻岭,形势险要,居高临下,与玉皇阁、三元宫遥遥相对。古人登云台山,多会从大村经十八盘,从南天门过万寿桥登三元宫。过了风门口,可感受云雾缭绕,耳畔是山风阵阵。云雾之中金碧辉煌的三元宫大殿如同近在咫尺,却可望而不可即,恍若置身于仙境让人心中充满希望,欣喜万分,感慨莫名。
在《西游记》中33次写到了南天门,这里是玉皇大帝灵霄宝殿的外大门,众仙出入天庭都要从这里经过,每次孙悟空上天搬救兵,也需要向这里通报。故黄申瑾也将“南天门”一景称作“云护天门”。
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大多绕不过南天门,这是天庭的位置所在,玉帝坐北向南,南天门是天庭的正门,直通灵宵宝殿。在道教神话中,南天门是人界和神界共同的入口处,是人间通向天上的必经之路。
南天门周遭古迹众多。南天门南边,有一块八角形的青石台,传说是托塔李天王的点将台。点将台四射的八角寓意着无际的天空,中间的方形象征着大地,取天圆地方之意,表现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天地自然的敬仰。
南天门北侧有一座古关帝庙(市级文保单位),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明三元宫的附属建筑,这个关帝庙前山门是康熙七年大地震后仅存的建筑,它对研究古代建筑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抗震防震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这处景观主要写南天门。从山下登山,路线有两条,但正道是“由草庵左折,从南天门至万寿桥,为登大殿之正路”。南天门在竹节岭之上、风门口之东,背倚峻岭,形势险要,居高临下,与玉皇阁、三元宫遥遥相对。在《西游记》小说中,南天门是玉皇大帝灵霄宝殿的外大门,孙悟空出入天庭,大闹天宫,皆是从南天门作为“突破口”的。南天门建于明代,为石拱门,门前有石级,有照壁,俯临深涧。立足天门,如置身云端。清道光年间,陶澍倡捐修缮南天门,亲题“高镇南天”四字横匾悬于门额。并作对联云:“义气干霄,近指白云开觉路;威声走海,遥凭赤手挽洪流。”南天门内祀武圣关公,叫做“武安宫”。关公塑像随庙毁于战火,现存大门为明代建筑。
凌廷堪的诗非常细腻、生动,把在南天门上感受云雾迷离,聚而复散的神奇意境描写得如同身临其境。
“云护天门”一景是黄申瑾在前往三元宫的路上,路过南天门被美景吸引,从而总结的一景。实际上,从花果山脚下的十八盘沿石阶至三元宫,这段山路可谓步步皆景。大抵是因为顾乾总结云台山三十六景时对这段路有过总结,称“仙境朝参”,故而黄申瑾选二十四景时关注了南天门。
“自山下至青峰顶,历竹节岭过南天门、万寿桥,始诣圣宫,百步九折,扪历层峦,真仙界也。”这是顾乾对这段路程的评价。当时古人顺这段路上山主要目的是去三元宫进香。
“从南天门至万寿桥为登大殿之正路。”这条正路与顾乾所写的朝参之路。在明清时期,三元宫作为云台山地区著名的佛教丛林,历来被世人奉为胜境。居住在海州的达官显贵要想前往参拜,不仅要斋戒沐浴,还得历尽千险乘渡船过黑风口,然后再沿当路、大村一路向三元宫所在的前顶进发。
《云台新志》云:“青峰顶为前顶,金牛顶为后顶”“云台山有前顶、后顶,皆称胜境”说的就是这个小区域。其实,到今天我们上花果山还是这条路线,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乘景交车上山,这就错过了顾乾眼中的仙境朝参之路了。
如果我们步行上山,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以“仙人”命名的石板桥,在仙人桥东侧还矗立着一块石碑,文曰“聚仙桥上得逍遥,上得逍遥瑞气飘;瑞气飘香花结彩,香花结彩聚仙桥。”过了桥便是“步步阶梯盘若线”的十八盘。这婉转曲折的十八盘坐落于磨盘顶与香炉顶之间的竹节岭上。《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竹节岭在大村老君堂东,山形峻,如竹节”,故名。
关于“十八盘”这处地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这是明代文人为仿照泰山而特地设置的一处人文景点。在古代,每逢皇帝到泰山封祭,都要在通往南天门的山路上参拜泰山神18次,从礼制上称作“盼”。由于“盼”与“盘”谐音,久而久之“十八盼”逐渐演变成了“十八盘”。也有人说,从山脚下通往风门口共有18个拐弯,故名“十八盘”。
沿十八盘向上,不久便来到了风门口。古人将此处视为上山朝拜的第一道大门,有“第一天门”的雅号。现如今这里建了一座花岗岩质地的穿堂门,风从门间吹过,松涛阵阵,凉气袭人。
出了风门口一路向东,走不了多远,一幢红墙青瓦的小院便出现在山道旁。这里就是南天门。据《云台新志》载:“南天门,在云台半山,登峰者由第一天门入山……磴道回旋而上,所谓竹节岭也。约五六里,仰见林樾蔚然,一关耸峙,是为南天门。攀缘而登,众山皆小。其地,中高而东西低,西为竹节岭、香炉峰;南为孔雀沟。遥望朐山、大伊、伊卢诸山,若列屏障。”此处风景如此壮美,也就难怪黄申瑾专为南天门设置一景了。可惜的是城市日新月异,如今站在南天门想看到灌云那边的山,着实有些困难,不过登高望远,遥望远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时任海州盐运分司运判的谢元淮在《养默山房诗稿》中曾赋诗曰:“天门门九重,循行路初引。马踏乱石间,喘汗不能骋。平视香炉峰,高蹑竹节岭。未觉登顿劳,暂休气转猛。清飇飒然来,阊阖凌虚迥。一览万山低,苍波涵溟涬。”可见,南天门是登山途中稍事歇息,凭栏远眺的好去处。
据悉,南天门在明代曾是祭祀关二爷的庙宇,也是三元宫的附属建筑之一。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四月,陶澍以两江总督的身份阅伍东海。在此期间登临此处,并出资修缮了毁圮已久的古关帝庙。当年悬挂在南天门之上的“高镇南天”匾额便是陶澍题写的。
在南天门外,还有一块弧额的大石碑,朝上的一面早已看不出丝毫字迹。该碑是板浦文人许乔林撰写的一篇杂文,名为《梦感灵应记》。据史籍记载,当年许乔林为梦还愿,将《梦感灵应记》刻作四方石碑,砌筑于大殿后檐。抗战时期,古关帝庙毁于战火,四方石碑仅有一块幸存。新中国成立后,南天门一度被作为当时花果山乡南天门小学的校园,由于这所小学是全江苏省海拔最高的学校,因此当时有山民戏称这里是“江苏的最高学府”。而这块幸存的石碑却在孩子们的蹦跳玩耍中逐渐消磨,最终只剩下了如今的“无字碑”,着实令人遗憾。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