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据服务> 统计公报

2014年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时间:2015-05-05 16:50:14
  • 来源:市统计局
  • 阅读次数:
  • 字体:[ ]

2014年,全县上下始终突出“建成全面小康,开启新的征程”工作主题,紧紧围绕“突出一个中心,主攻两个重点,增强三个支撑,提升六个水平”工作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重点工程和重大事项为抓手,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连续九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经初步核算,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0.29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8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6.2:31.3调整为21.9:45.6:32.5。


一、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54.46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2.67亿元,增长1.6%;牧业产值30.67亿元,增长1.9%;渔业产值12.84亿元,增长1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45亿元,增长13.0%。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2.5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到81.75万吨,比上年增长3%;粮食亩产为484.3公斤,比上年增长1.7%。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为51.31千公顷,夏粮亩产为397.7公斤,夏粮总产量为30.61万吨;秋收粮食播种面积为61.21千公顷,秋粮亩产为556.9公斤,秋粮总产量为51.13万吨。全年小麦、水稻亩产之和为1018公斤,连续四年实现省吨粮田创建目标。棉花产量109吨,下降49.5%;蔬菜产量90.18万吨,增长0.3%;肉类总产量4.69万吨,下降12.3%;水产品产量5.77万吨,增长4.9%。

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突出发展高效农业,新增高效农业8万亩,其中设施栽培3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1万亩。新增市级龙头企业6家。农产品品牌创建取得成效,花果山风鹅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友富大米”等9个农产品获得部级绿色食品认证,蓝莓生产基地被评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现代渔业园区获批泥鳅自营出口权。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88家、家庭农场110家,新流转土地7.35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完成车轴河治理、叮当河灌区改造、界圩闸拆建等重点工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万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开展。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5.85万千瓦。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精细化工、装备制造、轻工纺织、船舶制造、金属材料及制品、清洁能源等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492.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实现利税总额51.3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利润35.6亿元,增长4.5%。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恒运医药一期、盛吉化工二期、新乐电器等项目建成投产,富生石化、森柏粮油、华能热电联产等项目开工建设。

2014年全县38家有资质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6.9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全部建筑业增加值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三、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规模以上投资198.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投资158.78亿元,比上年增长27.9%,房地产投资13.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

园区建设持续推进。临港产业区装备制造区初具承载条件,石化及新材料区框架全面拉开,建成标准化雨水排放渠和区内明沟改造工程,胜科水务公司完成污水处理厂收购并进行升级改造,光大固废填埋场具备处理能力,华能集中供热项目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5条区内道路竣工通车,祥云公寓一期投入使用。中小企业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新建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新签约项目50个,入驻企业34家。燕尾新城支撑保障功能不断完善,体育馆、规划展示馆建成封顶,湿地公园、黄海水库等景观工程拉开框架,灌西安置小区三期、景观大道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

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全年完成投入97亿元,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18项,新增城区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新增改造城市绿地167万平方米。人民东路、灌河路等8条道路建成通车,南师大灌云附属中学、东城区安置房投入使用,五农景苑、福泽东方主体封顶,盐河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竣工,公安业务技术用房、仁济医院、皇冠世纪酒店、商务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大力实施盐河片区、东王集民营企业园等地块搬迁,征收房屋72万平方米;完成35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伊山路、胜利中路、人民中路、健康路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东门河桥实现通车。

镇村环境不断改善。城乡统筹试点镇村建设稳步推进,四队、龙苴等老镇区改造步伐加快。南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调试运行,同兴镇污水处理厂、小伊乡董集污水处理站建成试运营,下车镇、龙苴镇、杨集镇污水处理厂具备试运营条件。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四级垃圾收运体系实现镇村全覆盖,完成613个村庄环境整治和1.2万户农村改厕任务,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快速推进区域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组建县农村水务公司,铺设区域供水管网61公里,新增安全饮水人口24.15万人。

四、贸易和外经

批零住餐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批发业商品销售额为163.93亿元,比上年增长9.9%;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1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住宿业营业额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餐饮业营业额8.1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

招商引资继续开展。全年引进内联资金13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注册外资实际到帐612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6.2%。

外经外贸探底回升。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395万美元, 与上年基本持平,增长0.6%,其中出口总额1596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5%;进口总额24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5%。


五、交通运输

燕尾港5万吨级航道整治工程、2号码头基本完工,3号码头完成通航安全评估,国家一级渔港手续办理工作有序推进,港口物流园新建堆场3万平方米,港口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海滨大道灌云段、临海高等级公路实现全线贯通,242省道建成通车并获得省“平安工地”称号,324省道灌云段扫尾工程基本完工,南环大桥建成并投入使用,204国道改建工程完成开工前期准备。连盐铁路征地拆迁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38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4座,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一个以沿海高速、宁连高速、徐连高速为纵横向快速通道,以204国道、242省道、324省道、226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村公路为补充,干线公路与支线公路相衔接,等级公路与乡村公路相配套的交通网络。

六、财政和金融

全县财税部门充分利用综合治税保障平台和非税收入征缴系统作用,加强税源监控,强化非税收入监管,突出税收收入的主体地位,突出工业税收的核心作用,财政收入质量有所提升。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税收收入占比达86.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201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89.35亿元,比年初增加26.31亿元,增长16.1%,各项贷款余额135.81亿元,比年初增加19.99亿元,增长17.3%。

七、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亮点纷呈,顺利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县验收,南师大灌云附属中学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灌云开放大学获省政府批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1573人,再创新高;县城6所义务教育学校首次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医疗卫生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办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完成10个乡镇卫生院、100个村卫生室改造任务,村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新农合参合人口基本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面完成县城区数字电视整转任务,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在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中再创佳绩,获金牌34枚、银牌29枚、铜牌15枚,领跑全国;在江苏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获苏北片团体总分第一名。组织承办中国女子排球联赛(2013-2014)赛季江苏女排主场比赛、“贵宾郎”杯苏北足球邀请赛等赛事。组织开展“伊山放歌”系列广场演出,扎实开展“三送”和“三下乡”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信息采集上报工作。成功举办第四届豆丹美食文化节、第六届王圩西瓜节,大伊山风景区获批省级森林公园,潮河湾景区提升工程快速推进。科技创新成绩显著,新增专利授权602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2.9%,旋耕机产业集群获批省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被科技部、教育部授予特色产业研发基地称号,获评新型农业装备技术创新工程及产业化重点县,侍庄、燕尾港两个乡镇获批省创新型试点乡镇,建成省市科技研发中心10个、产学研基地5个,获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市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各3家,获批省名牌产品4个。实施“三百育才”和131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招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3419名。全面启动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伊山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小伊乡等5个乡镇获批省级生态乡镇。加大绿化造林力度,完成春季绿化造林6.7万亩,打造省级绿化示范村14个。

社会管理成效显著。扎实抓好平安灌云、法治灌云建设,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两抢一盗、制假售假等专项整治行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深入推进“重点信访案件化解攻坚年”行动,化解重点信访案件92件,全县信访形势总体稳定。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荣获全国和省“时代楷模”等称号,基层农技员蔡学举荣登“中国好人榜”,舍己救人的孙凤业入选“江苏好人榜”,基层统计员王小伟获评省“最美普查员”。围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集中开展“六小行业”、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行动,城乡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措施,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大学生就业等专项行动,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大力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专项行动,五大保险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加快推进五保供养机构提升工程,完成8个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孤儿集中供养新模式受到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积极推进开发式扶贫,全年投入资金2.6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4亿元,完成3.73万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23个经济薄弱村完成新“八有”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36套,新竣工744套。全力加快小康进程,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9.4%。

八、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4年末, 全县户籍总人口达104.06万人,其中男性54.6万人,女性49.46万人;出生人口18476人,死亡人口9186人。 2014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79.79万人,比年初增加0.32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79.63万人;出生率12.23‰,死亡率7.05‰,自然增长率5.18‰;城镇人口36.4万人,城镇化率45.62%。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据城乡居民住户抽样调查,201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12.9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6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63.7元,增长1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18.23亿元,增长13.1%;人均储蓄余额达到14847元,比上年增长12.9%。

注:①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储蓄余额按常住人口计算。

③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灌云县统计年鉴》为准。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