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描绘出蓝图。近年来,连云港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围绕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和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部署安排,以推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重整农业、重构农村、重塑农民的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全市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强富美高”新港城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后发先至”的殷切期望,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全力写好乡村振兴连云港篇章。
(一)推进产业振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粮食生产稳定,全市粮食总产连续八年超 350 万吨。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今年以来,新改扩建万头以上猪场 38 个,截至目前,生猪存栏 110.99 万头、出栏 74.5 万头。农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 1—7 月农产品出口额 3.09 亿美元,连续 16 个月保持全省第一。
(二)推进富民增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农村居民就业增收逐渐好转。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34元,增长3.1%,增速比一季度高4.0个百分点。从收入类别看,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均由不同程度的增长。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 2019 年底,全市累计脱贫 34.35 万人、149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户、村脱贫率均为 100%,全市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省定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
(三)推进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生态明显提升。以贯彻实施《连云港市乡村清洁条例》为抓手,健全乡村环境整治责任体系,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推动废弃物制肥、有机肥还田。加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力度,普及率达97.42%。加快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市区域供水入户率达99%。依托生态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拓展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四)推进文明新风,农村精神文明风尚明显提升。倡导文明新风,促进乡村善治。大力实施乡村文明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任务,积极开展送文艺演出、阅读推广、艺术展览进乡村活动,丰富了乡村居民文化娱乐生活。通过推动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立足打造村党群服务中心,拓展提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村史村情馆、党史党性教育馆、乡村大舞台等功能设施。
(五)推进人才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积极落实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申报工作。积极补充乡村教师,2019 年全市新招聘 1802 名教师,其中 1305 人补充到乡镇以下学校任教。全面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2018 年以来,累计为乡村卫生机构补充卫生人员 614 人,任务完成率达 104.2%。实现每个建制乡镇有 1 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 1 所卫生室,农村基层机构布点实现全覆盖。全力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全市现有 90 个乡镇(街道)文化站,50 家达到等级站标准;全面完成 1690 个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全覆盖目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连云港市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亟需解决。
(一)乡村产业依然不旺。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但整体还不旺,“一家一户”小生产的传统农业仍占主流,“望天收”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农民收入依然不高。从历史数据比较看,全市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从地区数据比较看,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少2877元,和全省的平均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
(三)人才储备依然不足。缺人才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村产业发展看,新型职业农民数量偏少,复合型人才更少。从农村技术支持看,农技推广队伍多年没有新人补充,服务能力弱化,面临断层的困境。从农村有效管理看,大部分村(居)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懂经营、善管理的年轻干部较少。
(四)文化建设依然不强。近年来,上级加大对乡镇、村文化设施投入,但普遍反映活动开展少,设施使用率不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文化队伍薄弱,部分传统文化后继无人。面向农村开展的文化服务不够精准,乡风文明建设还任重道远。
(五)基础设施依然不全。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但整体还不美,农村污水治理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环境卫生难以保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整体还不强,村级公共卫生管理组织还未建立健全。道路照明、硬化维护资金不足,后期管理难以跟上。
三、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五个振兴”,全力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的连云港样板。
(一)以科学编制规划为重点,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规划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线”和“纲”,应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用规划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调行动。一是深入系统研究。全面梳理村庄资源条件、区位特点、人口规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深入研究分析未来乡村发展趋势,为乡村空间布局打好基础。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按照《江苏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0 年)》要求,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加快试点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三是强化规划执行。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强化对规划实施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二)以培育优势产业为重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立足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农村产业优势。一是推动农业主导产业提质、特色产业扩面,有效保障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运用现代物质装备和先进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二是培育一批运行质态好、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体验、旅游观光、养生养老等业态,让农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四是深入实施乡村“互联网+”工程,加强农业电商平台建设,推进线上线下产销整合发展。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切实落实增收举措。强化一产增收的动力源。连云港作为沿海城市,农民有种、捕、养的优良传统。持续抓好以农业、渔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的支撑产业,强化“渔网子”、“果盘子”等一产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动力源。持续抓好“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业农村重点任务,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充分发挥电商优势,采用“互联网+菜篮子”、“超市+平台+基地”、“企业+平台+物业”等各种线上交易模式,依托各县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直播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精准实施援企稳岗和就业优先政策,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有效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切实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积极做好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建立和扶持农民工创业园,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创业农民进园区发展,推动集群创业,以创业带增收。
(四)以强化保障投入为重点,全面优化服务提升。一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农村道路、农田水利、供水供电、通讯网络、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卫生等资源,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把乡村振兴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金融资金、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三是注重人才培养。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基层干部结构,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资待遇,让村干部“在职有奔头、工作有劲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有关条款,各级政府应充实和加强基层农技队伍,保障其待遇,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五)以生态宜居建设为重点,打造农村优美家园。守护好青山绿水、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一是持续抓好环境整治提升。加强耕地和土壤环境监测、修复,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是持续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乡村空间要素,打造乡村特色生态、特色品牌,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检查和打击力度。三是持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满足新时代农民群众文化需求。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