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情况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幸福东海”目标,把握“稳中求进”主基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进一步更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综 合
经济总量保持增长。初步核算,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5%。第一产业增加值57.13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63.13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139.06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6:45.5:38.2调整为15.9:45.4:38.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7580元,比上年增长11.0%。年内新注册登记的私营企业1013家,新增注册资本36.58亿元,年末实有私营企业7467家,注册资本为156.77亿元。新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6002个,新增注册资本11.09亿元,年末实有个体工商户26145个,注册资本为34.27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8.48千公顷,粮食总产量111.91万吨,其中夏粮44.81万吨,秋粮67.10万吨,粮食产量连续六年超过100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0.33千公顷,油料总产量4.80万吨。新增高效农业面积6.85千公顷,其中设施农业3.34千公顷。蔬菜(含瓜果)种植面积34.27千公顷,新建设避雨葡萄特色产业基地、设施甜瓜基地和设施辣椒基地等市级特色产业基地3个。第五届花博会成功举办,有效促进全县鲜切花产业发展。新获批“三品”品牌43个,累计达368个,其中无公害产品358个,绿色食品10个;三品基地面积115.33千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94.5%。
林牧渔业生产平稳。全年完成造林5.6千公顷,其中成片造林2.6千公顷,新建及完善绿色通道315公里。新增花卉苗木基地0.67千公顷,林果基地1.2千公顷。全年生猪和三禽饲养量分别达111.48万头和1070.05万羽,分别上年增长3.2%和4.3%。畜禽养殖规模比重稳步提高,并已成为整个养殖业的中坚力量,新增市级以上规模养殖场100家,生猪和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93.1%和92.5%,比上年提高4.0和0.8个百分点,大中型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4.2 %。全年新增高效渔业养殖面积0.8千公顷,高效渔业养殖面积达到3.59千公顷,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2.79千公顷,新增设施渔业0.33千公顷,水库网箱养殖10.7万只,水产品总产量6.42万吨。
水利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全年疏浚整治29条县乡河道、154条(座)村庄河塘,整治渠道79.59公里,衬砌渠道69.77公里,改造灌排泵站8座,新建涵闸383座,新建防渗渠道12.16公里,新建桥涵闸等渠系建筑物414座。改造中低产田2.87千公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6.7%,比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量继续增加。年末,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5家,总资产284.5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5%和33.2%。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90亿元,增长15.3%。工业总产值785.05亿元,增长22.9%,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9.66亿元,增长27.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9.6%;轻工业产值285.89亿元,增长19.1%;重工业产值499.13亿元,增长25.3%;民营企业产值669.78亿元,增长26.2%;农村工业产值543.29亿元,增长34.6%;外资企业产值114.23亿元,增长10.5%。以硅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新型建材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四大板块”进一步巩固。年末拥有规模以上硅产品加工企业17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81.07亿元,增长23.6%,占规模工业比重为48.5%;食品制造企业5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8.03亿元,增长6.5%,占规模工业比重11.2%;新型建材制造业企业2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1.91亿元,增长38.4%,占规模工业比重7.9%;机械设备制造业企业3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4.39亿元,增长27.8%,占规模工业比重6.9%。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68.67亿元,增长22.5%,产销率达98.0%,实现利税总额83.02亿元,增长20.7%,其中利润总额52.36亿元,增长16.3%,税金总额30.66亿元,增长29.1%。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9.53万元/人。
2014年列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
|||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产量 |
比去年增长±% |
小麦粉 |
吨 |
556361 |
15.1 |
大米 |
吨 |
807215 |
33.6 |
饲料 |
吨 |
141775 |
55.0 |
精制食用植物油 |
吨 |
42386 |
18.7 |
鲜、冷藏肉 |
吨 |
48843 |
-27.5 |
发酵酒精(折96度,商品量) |
千升 |
109494 |
127.7 |
饮料酒 |
千升 |
360 |
19.6 |
无纺布(无纺织物) |
吨 |
12514 |
5.7 |
服装 |
万件 |
4947 |
-28.6 |
人造板 |
立方米 |
511889 |
33.3 |
纸制品 |
吨 |
28793 |
7.7 |
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 |
吨 |
1400 |
-34.4 |
水泥 |
吨 |
8185427 |
54.8 |
水泥混凝土电杆 |
根 |
27454 |
-90.7 |
平板玻璃 |
重量箱 |
6573328 |
498.5 |
石墨及炭素制品 |
吨 |
64149 |
10.6 |
单一稀土金属 |
千克 |
48439 |
21.9 |
铝材 |
吨 |
6094 |
48.7 |
矿山专用设备 |
吨 |
2371 |
19.9 |
太阳能热水器 |
平方米 |
35495 |
-2.9 |
电光源 |
万只 |
60447 |
-6.5 |
印制电路板 |
平方米 |
576549 |
-15.8 |
建筑业运行总体平稳。年末,全县拥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47家,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在省外施工产值9.50亿元,下降26.2%;建筑工程产值75.43亿元,增长3.6%;竣工产值68亿元,增长32.8%。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1万人,下降16.2%,其中工程技术人员0.42万人,增长7.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97.40亿元,增长23.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3.54亿元,增长25.3%;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6.93亿元,增长23.7%。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71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投资186.93亿元,增长23.7%;第三产业投资43.90亿元,增长35.2%。全年房地产投资29.72亿元,增长4.5%。房屋施工面积302.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3%,其中本年新开工57.19万平方米,下降52.6%。房屋竣工面积6.87万平方米,下降87.9%。商品房销售面积65.73万平方米,下降34.6%,商品房销售额28.26亿元,下降34.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年内完成236省道、245省道、267省道、323省道及310国道等主要干道东海段路面的养护大修。完成县内农村公路建设项目38个,里程83.9公里,桥梁20座。石梁河库区改造桥梁7座,道路20条,里程61.6公里。乡村公路综合好路率达到73%。全县公路里程2965公里。年末汽车保有量76904辆,比上年增长18.0%,其中:个人客车保有量53226辆,个人货车保有量11757辆。全年完成货运量598万吨,货运周转量46581万吨公里;客运量1709万人,客运周转量51270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邮电通讯业务收入6.4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年末城乡电话用户99.4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81.92万户,分别增长7.0%和4.3%。互联网用户16.70万户,增长6.7%。
旅游业健康发展。通过举办黄川草莓、石梁河葡萄采摘节,青松岭景区森林温泉槐花踏青节等系列活动拉动东海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双店鲜切花基地、中国淮猪资源文化馆等4个景点新创二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御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重要观光景点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西双湖景区全年新建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投入4629万元。全县全年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和14.3%。
六、国内消费和对外经济
国内消费保持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52.10亿元,增长17.8%;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实现零售额83.94亿元,增长9.9%。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82亿元,增长3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4.15亿元,增长10.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8亿元,增长13.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68亿元,增长16.6%。各类集市贸易成交额91.81亿元,增长13.3%。
对外经济平稳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364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出口总额28986万美元,增长9.2%。合同利用外资项目36个,增长9.1%,其中:新办利用外资项目31个,增资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额13009万美元,下降7.3%。新增外派劳务人数1.02万人,年末境外劳务人数3.9万人,实现外经营业额4亿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保持增长。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国税部门征收税收收入7.27亿元,下降0.3%。地税部门征收税收收入30.7亿元,增长15%。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4.58、14.34、1.37和0.8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3%、20.0、-6.1和14.8%。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为84.2%。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1.74亿元,增长14.4%。
金融信贷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4.74亿元,比年初增加24.99亿元,增长11.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4.93亿元,比年初增加22.79亿元,增长16.0%。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42.53亿元,比年初增加24.80亿元,增长11.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3.60亿元,比年初增加22.54亿元,增长16.0%。各项贷款余额181.51亿元,比年初增加27.51亿元,增长17.9%,其中短期贷款83.97亿元,比年初增加1.31亿元,增长1.6%;中长期贷款92.60亿元,比年初增加23.01亿元,增长33.1%。
八、科技、教育和文化
科技成果不断增加。年末拥有独立核算的科研机构33个。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1家。科研项目填补国内空白的1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7个,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1个。有42个科技项目列入省及省以上科技发展计划。提出专利申请1893个,获批专利1328个,其中发明专利22个。新发展注册商标432件,其中特色商标5件,著名商标认定10件,知名商标认定14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额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3.2%。
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教育基础建设投入力度显著加大。县城区新建的县实验小学花园路校区、西双湖中学新校区及县幼西双湖分园三所校区年内投入使用。全年校舍改造投入1.18亿元,新建、加固校舍7.26万平方米。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各类中小学校新安装计算机1040台,新建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投影教室105个。全年发放各类助学金1300万元,资助贫困生2.15万人。年末拥有各类学校243所,其中:高级中学8所,初级中学33所,小学校112所,幼儿园90所,职业中学1所,盲聋哑学校1所。年末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648人,其中:高级中学教师1615人,初级中学教师2891人,小学教师5384人,幼儿教师2347人,职业中学教师205人,盲聋哑学校教师35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20.31万人,其中:小学生10.21万人,初中生3.03万人,高中生1.89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60万人。应届高中毕业生7399人,考入高等学校6547人,其中:考取本科1948人,考取专科459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5%;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学生毛入学率100%;高中学生毛入学率97.1%。
公共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水晶博物馆更名为中国水晶博物馆,全年免费接待游客25万人。建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文化中心图书室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全县图书馆服务体系。桃林民俗博物馆、青湖书香大舞台、洪庄车站文化示范村等乡村文体设施陆续建成开放。年末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7.77万平方米,体育场地507个,面积211万平方米。全年送戏下乡200场,送电影5487余,送图书2万册。共举办各类运动会及体育比赛168场,参加运动赛事的运动员1.76人。国民体质达标率97.3%。
九、医疗卫生
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及21家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实行零差率销售,全县346个行政村417个卫生室,实际上报实施基药制度的卫生室356个,占85.4%。新区人民医院开工建设,新区中医院全面投入使用,平明等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改扩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人均筹资400元,五保户、低保户和重点优扶对象及困难家庭免费参保,为全县参保群众报销2.88亿元,实际补偿比达62%,县乡住院政策补偿比77.5%,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18类重大疾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年末全县各类卫生机构527个,其中:综合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21个,村级卫生室423个,其他医疗结构71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61人,注册护士1442人。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834张,其中乡镇卫生院1074张。
卫生保健水平提高。全年传染病发病率92/10万,未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爆发流行。免疫预防接种14.31万人,一类疫苗基础全程和加强免疫各单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5/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13‰以下,婚检率达到80.4%。产前筛查14413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9.9%,住院分娩补助人数2350人,叶酸补服人数3527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率达90%以上,建立纸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90余万份,电子健康档案83余万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4%。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
十、城乡建设
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内完成牛山北路的“白改黑”工程5.2万平方米,新建晶城西路,改造便民巷道45条,修补30条城区道路设施。对城区所有排水管道和3座铁路地下桥实施清淤,共清理窨井300余座。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平方千米,新增道路面积19.7万平方米,新增道路排水1.7万延米。城区道路总长346.2千米,桥梁29座,路灯18534盏,排水管道424千米。新增城区公共自行车700辆,设置停靠网点30个,换乘桩810个。
“五城同创”效果明显。规范管理市容市貌,取缔废品收购点20余处,规范烧烤摊点及大排档30余户,劝导清理占道经营800余处,拆除违建2900平方米,清运垃圾140余吨。查扣非法营运三轮车150辆,新建停车场5处,施划停车泊位131个,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4万余起,维修破损严重的公交站台86个,翻新提档公交站台79个。新增10座公厕、2座垃圾中转站、1000只垃圾桶。完成城中村700户自来水安装,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大于90%。
村镇建设扎实推进。进一步整治村庄环境,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 5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完成1200户农村草危房改造。完成8个乡镇、16个村无害化户厕改造4500户。桃林镇和白塔埠镇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中心镇,白塔埠镇被列入临海小城镇培育。基本完成驼峰乡、白塔埠镇等5个项目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解决14.8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十一、环保和政法
生态创建成效显著。全县19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其中11座污水处理厂已实现达标运行。年内延伸污水收集管网67公里,总长度达269公里,年增污水处理能力748万吨。新建联村污水处理厂1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500吨/日,开工新建4座微动力地埋式村级污水处理站。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150吨、氨氮240吨、二氧化硫701吨、氮氧化物768吨。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30个。3家涉氟企业停产整顿,取缔非法酸洗石英砂企业162家,建成酸洗石英砂集中区10个。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环境空气优良率88.3%,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基本稳定,年均值为56.8分贝、67.4分贝,符合功能区要求。秸秆综合利用率98.5%,其中农机还田224.6万亩,还田率97%。获批“江苏省省级生态县”,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有13个乡镇获批国家级生态乡镇。
政法工作顺利开展。全年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数3404起,破案1378起,破案率为40.5%,破案率提升11.5个百分点;受理治安案件6390起,全部得到处理。检察机关审批决定起诉案件823件1041人,批准逮捕314件370人,受理申诉案7件,立案复查案3件。法院全年受理各类案件9100件,审结8301件,其中刑事案件832件,审结795件;民事案件3726件,结案3400件;经济纠纷案件4481件,结案4045件;行政案件61件,结案61件。司法机关共排查矛盾纠纷4989起,调解成功4916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9%,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恶性流血事件。律师共担任法律顾问177家,代理刑事诉讼案件382件,民事诉讼1958件,非诉讼法律事务180件,咨询和代写法律文书6782件,参与处理信访案件22件。全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共担任法律顾问1712家,代理诉讼事务1850件,代理非诉讼事务1710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900万元,提供法律咨询1810场次。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745件。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90件,接待来人来访1415次,网络咨询6次,接听法律咨询电话402次。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21.95万人,其中女性58.47万人,占总人口的47.9%。户籍登记出生人口2.59万人,死亡人口0.67万人,出生率为21.4‰,死亡率为5.6‰,自然增长率为15.8‰,分别比上年降低3.8、0.2和3.6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95.87万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7.07‰,自然增长率为5.02‰,比上年提升0.2个千分点。城市化水平达到48.17%。
从业人口继续增加。全年新增城镇从业人员2.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25人,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1247人。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9145人,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287人,开展创业培训2980人。新增获得职业技能证书4693人,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9412人,扶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82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4%。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工程,通过实施高效农业带动落实5968户,通过发展本地工商企业带动落实1836户,通过国外国内劳务输出落实1307户,通过帮助农户自主创业落实581户,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岗位落实1918户,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6260户。省石梁河库区(东海片)整体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共到位资金32704.5万元。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52亿元,受益农户1.28万户。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151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504元,增长7.6%;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0%;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1%。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1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370元,增长10.3%;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6%;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1%。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2万人,企业离退休人数1.76万人,发放养老金2.79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22万人,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7.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4.5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4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数35.56万人,保费征缴6385万元,基金滚存结余3.4亿元,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人数14.48万人。劳动监察立案158件,劳动仲裁结案287件,追发劳动者工资326万元,涉及人数528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鉴定率98.9%,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94%,劳动合同备案人数3.75万人,集体合同审查数589份。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5933.3万元,惠及城镇低保对象506户1100人,农村低保对象12884户24914人。发放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费874.3万元。改进完善医疗救助办法,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完成城乡医疗救助3266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91.3万元。保障孤儿、残疾人基本生活,及时发放孤儿生活费107.5万元。
注: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东海统计年鉴》为准。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