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2498411/2010-00555 | ||
发布机构 | 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 发文日期 | 2010-11-07 |
标 题 | 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的通知 | ||
文 号 | 连政办发〔2010〕186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 ||
时 效 | 有效 | 文件下载 |
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力资源
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意见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切实做好农村基层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实现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根据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意见》(苏政发[2008]84号)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116号)、《关于印发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就业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全面实施“百镇千村基层平台提升建设工程”,健全完善我市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二、工作目标
按照“统筹城乡、整合资源、完善体系、夯实基础、规范服务、分步推进”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在所有乡镇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六到位”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和服务的提升,继续实施“星级化”管理,到2012年力争达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培训就业、政策落实、保障维权、个性服务“新六到位”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范围内,依托新农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到2010年底,各县(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成率40%以上;到2011年底,各县(区)行政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成率80%以上;到2012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基本建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城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覆盖。
三、工作重点
(一)统一机构名称。各乡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由同级党委、政府统一管理,由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给予业务指导。标牌按省统一要求,由县区制作,并悬挂于办公场所明显位置。
(二)合理配置人员。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所需人员根据辖区内的人口和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配置。所需人员可采取内部调剂、公开招聘、政府购岗等办法解决。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每村至少配备1名专职协管员,工作量较大的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配1-2人,所需人员可向社会公开招聘、政府购岗或在村干部中调剂解决,负责人可由村主任或大学生村官兼任。服务人口较多的村,也可以建立与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类似的机构,工作人员可由乡镇服务机构派出。
(三)加强经费投入。各县区财政要将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和项目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人员经费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市、县(区)根据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安排工作经费。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按照乡镇事业单位的规定落实。基层平台聘用人员工资收入待遇应不低于同类人员标准,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同时,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各级财政根据乡镇、村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和业绩,从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专项经费中给予一定补贴或奖励。
(四)完善场地设施。乡镇要统筹解决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办公场地和服务场所,完善服务设施。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应设置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用工登记、求职登记、就业失业登记、创业指导、培训登记、社会保险经办、劳动监察投诉接待和劳动纠纷调解等多功能服务窗口,并配置工作开展必需的桌椅、档案(资料)柜、电脑、电话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基本办公设备,服务场所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电子显示屏、信息栏等设施。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可独立建设,也可依托新农村服务中心建设,倡导在新农村服务中心设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窗口,服务场所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配备必要的办公桌椅、档案橱柜、电话、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信息栏等设施。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村村通”工程,推进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信息联网。
(五)明确工作职责。实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网格化和网络化管理,以村为网格,以乡镇为网点,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中心任务,明确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工作职责。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和就业创业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农村低保家庭及农村零转移家庭、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工作;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辖区内社会保险扩面、参保、缴费及待遇发放等各项服务性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负责辖区内劳动监察投诉受理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具备条件的乡镇设立仲裁庭,审理裁决劳动争议案件;负责辖区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咨询工作;负责对行政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业务指导。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咨询工作;开展辖区内劳动力资源登记管理和就业创业服务;协助做好劳动力培训就业和农村低保家庭及农村零转移家庭的就业援助工作;协助做好农村社会保险工作和被征地农民保障的后续管理工作;协助开展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承办上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细化制度流程。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各项工作制度,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登记管理、就业创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劳动监察投诉处理、劳动争议调解、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各项制度,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流程,优化管理办法,规范服务行为,实行“一站式”服务。制度流程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树立良好服务形象。
(七)推进网络建设。尽快实现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联网。“金保工程”立项和实施要向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倾斜,优先保证基层开展公共服务必需的设备、软件开发和网络建设投入。研究制定统一的编码体系和信息标准,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公共服务、信息网络的全覆盖。在当前乡镇实现与市、县(区)联网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村级平台的信息网络建设,通过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村村通”工程,逐步实现村级平台与市、县(区)、乡镇的四级联网,实现业务协同处理,信息资源共享。
(八)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人员聘用办法,制定聘用资格标准,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充实基层平台人员队伍。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人员专职或兼职从事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建立日常学习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大岗位培训力度,加强定岗定向培训,努力实现基层平台工作人员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专职人员持有协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达到90%以上,建设一支专业化、多功能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队伍。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对基层平台工作人员管理,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定期考核和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地方政府促进就业工作年度目标责任制。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落实,乡镇具体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合力推进。农业部门要将农村基层平台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举措;财政部门要落实农村基层平台建设所需经费;民政部门要将农村基层平台建设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内容;编制部门要协调解决好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编制问题,确保农村基层平台建设取得实效。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加强统筹规划,将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推进方案和实施办法,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当前,要尽快落实乡镇、行政村平台场地、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完善服务设施,合理确定人员配置,研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级政府要将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和考核要求,对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市政府每年组织两次对全市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情况督查,对平台建设达标、任务完成较好的乡镇、村,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予以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