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k12498411/2016-00240
发布机构 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发文日期 2016-04-08
标 题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 号 连政办发〔2016〕46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紧密结合连云港实际,现就推进我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时 效 有效 文件下载

连政办发〔2016〕46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连云港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www.ju111.net

                                                                    201647

                                     

                                         连云港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

  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紧密结合连云港实际,现就推进我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有关部署,适应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有效改善,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足实际,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有序推进,切实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

  --坚持规划先行,明确质量标准,完善技术规范,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支持,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二、加强规划引领

  (四)编制专项规划。市、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在地下管线普查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管线实际发展需要,按照省建设厅工作要求,组织编制《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规划期限原则上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类地下管线、道路交通等专项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布局、管线种类、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等,明确建设规模和时序,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预留和控制有关地下空间。建立建设项目储备制度,明确五年内实施的项目和远期实施项目,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五)落实标准规范。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积极落实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抗震防灾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结构设计应考虑各类管线接入、引出支线的需求,满足抗震、人防和综合防灾等需要。地下综合管廊断面应满足所在区域所有管线入廊的需要,符合入廊管线敷设、增容、运行和维护检修的空间要求,并配建行车和行人检修通道,合理设置出入口,便于维修和更换管道。地下综合管廊应配套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给排水、视频、标识、安全与报警、智能管理等附属设施,提高智能化监控管理水平,确保管廊安全运行。要满足各类管线独立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需要,避免产生相互干扰。

  三、推进项目建设

  (六)明确近期计划。从2016年起,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根据功能需求,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交通流量较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地下综合体等地段,城市高强度开发区、重要公共空间、主要道路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以及道路宽度难以单独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要优先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加快既有地面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

(七)明确实施主体。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社会资本组建项目公司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优化合同管理,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优先鼓励入廊管线单位共同组建或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股份制公司,或在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指导下组成地下综合管廊业主委员会,公开招标选择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积极培育大型专业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企业,支持企业跨地区开展业务,提供系统、规范的服务。

  (八)确保质量安全。严格履行法定的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招投标行为,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把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贯穿于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建设单位要按规定及时报送工程档案。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永久性标牌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类型、受力条件、使用要求和所处环境等因素,考虑耐久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科学选择工程材料,主要材料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构件标准化,积极推广应用预制拼装技术,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有效带动工业构件生产、施工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加强管理保障

  (九)明确入廊要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管线原则上应敷设于地下空间。已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该区域内的所有管线必须入廊。在地下综合管廊以外的位置新建管线的,规划部门不予规划许可审批,建设部门不予施工许可审批,市政道路部门不予掘路许可审批。既有管线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要积极配合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做好各自管线入廊工作。

  (十)实行有偿使用。入廊管线单位应向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交纳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具体收费标准要统筹考虑建设和运营、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由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根据市场化原则共同协商确定。入廊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建设成本,以及各入廊管线单独敷设和更新改造成本确定。日常维护费主要根据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维修、更新等维护成本,以及管线占用地下综合管廊空间比例、对附属设施使用强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公益性文化企业的有线电视网入廊,有关收费标准可适当给予优惠。由物价部门会同城乡建设部门制定指导意见,引导规范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形成合理的收费机制。

  (十一)提高管理水平。市、县政府要制定地下综合管廊具体管理办法,加强工作指导与监督。地下综合管廊运营单位要完善管理制度,与入廊管线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入廊管线种类、时间、费用和责权利等内容,确保地下综合管廊正常运行。地下综合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管理由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单位负责,入廊管线的设施维护及日常管理由各管线单位负责。管廊建设运营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等工作。

  五、完善政策支持

  (十二)加大政府投入。各级财政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引导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通过现有渠道统筹安排资金予以支持,要进一步加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在年度预算和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并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有条件的区域可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给予贷款贴息。

  (十三)完善融资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应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作用,积极与相关金融对接,加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信贷争取力度,特别是国家政策性银行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提供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积极开展特许经营权、收费权和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担保创新类贷款方式,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争取长期投资支持。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管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具体工作;要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督查制度,定期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城乡建设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组织设立地下综合管廊专家委员会;抓好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经验成熟后有效推开,并加强对全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单位等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有序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省直企业、市属企业要配合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做好所属管线入地入廊工作。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