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府文件> 失效文件
索 引 号 k12498411/2007-00217
发布机构 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发文日期 2007-02-12
标 题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 号 连政发〔2007〕2号 主 题 词
内容概述 现将《连云港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时 效 根据《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关于宣布废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连政发〔2018〕11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文件下载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现将《连云港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二月十二日

 

 

连云港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

 

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十一五”期间是我们全面奔小康、重振连云港、加快推进跨越发展、崛起腾飞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工业发展规划,更好谋划未来发展蓝图,对于连云港市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沿海、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建设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以《连云港市工业发展规划研究》为基础,根据《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施政方针,是全市推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十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的发展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抓改革、重抓投入、重抓项目,工业经济开始步入快速增长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工业主体地位增强。“十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高于GDP增幅3.7个百分点,工业利税年均增长2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8.2%。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8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2.8%,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3.3%,工业企业上缴的税收占全市税收的55%,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

2、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在国家列入统计的39个工业大类中,我市现有36个。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电力等五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0%;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新兴行业初具特色优势。临港工业实现突破,益海粮油、东方集装箱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3、企业综合实力提升。2005年,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50户,其中过5亿元11户,过10亿元6户。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7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全市省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恒瑞医药和汉高华威2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分别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和环氧模塑料研发生产基地。

4、企业改革顺利完成。2005年,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中,民营经济、外商及港澳台等非公有制工业占60%,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不到8%,骨干企业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十五”期间,全市资产重组合计60亿元,盘活存量30亿元。民营经济迅速崛起,2005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220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

5、产业布局逐步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布局态势明显,80%以上的新建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全市已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等8个省级开发区。新医药产业园、临港产业区等一批特色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全市“一体两翼”产业布局迅速展开。

十五” 期间,虽然全市工业经济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潜在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发展的现实优势。工业发展在横向比较中仍然偏慢;临港工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工业重化程度低,未能充分实现全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高速发展的结构增长效应;缺少具有较强带动力的大企业集团,现代加工制造业体系不完备;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产品不多。

(二)面临形势。“十一五”期间,从宏观上看,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国际间、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江苏省“两个率先”快速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建设,将我市摆在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目前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促使我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城市框架将逐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汇聚各类发展要素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同时,随着我市投资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市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发展前景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已经具备了承接大规模、高层次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客观条件,吸纳大量要素进入的开放型经济扩张期已经来临。随着盐滩、海港、园区开发力度的加大,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等战略措施的推进,我市工业发展正处在实现经济起飞的关键节点上,将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增长阶段。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加快推进沿海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迅速扩大工业总量,提升产业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努力建设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1. 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突出以跨越发展为主题,力争在工业发展的速度上,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快于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在区域竞争中赶超,在沿海洼地上崛起。

2. 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避免粗放型工业化模式,坚持环保优先,集约利用资源,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依靠科技进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突破新型重化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张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 坚持科学合理布局。以沿海开发和沿东陇海线开发为重点,促进生产力向沿海和沿线集中。推动产业聚集和资源整合,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各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错位发展,以产业为纽带,以特色工业园区为依托,根据产业关联度培育产业集群规模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和布局协调合理的发展格局。

4. 坚持可持续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的高速增长。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利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二)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工业主体地位显著提升,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建成江苏省重要的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基地,以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机电产品加工组装为代表的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

1. 工业总量目标

----到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

----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0亿元,年均增长28%;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年均增长33%。

----到2010年,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工业销售收入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

2. 工业投入目标

----“十一五”期间,新开发工业园区面积150平方公里,累计工业投资18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5%,新开工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

3. 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0年,食品、化工产业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医药、新材料产业年销售收入超150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到2010年,培育和发展精细化工、船舶制造、硅(信息)材料、木材加工、海产品加工、生物能源、物流装备、风电设备、汽车零部件、太阳能利用设备10个特色产业集群。

4. 企业规模目标

----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超过2000户,较“十五”末新增1000户以上。

----到2010年,全市年销售(营业)收入过100亿元企业2户,过50亿元5户,过10亿元20户。

5. 自主创新目标

----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28%,重点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和研发实力明显提高,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培育60个规模较大、市场前景较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6. 节能降耗目标

----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在重点领域实施40个循环经济试点项目。

三、产业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我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是着力培育产业链,发展产业群,注重产业的上、下游关系和旁向、侧相联系,统筹考虑生产原料—加工制造—协作配套—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一)重点突破临港产业。“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临港大工业既是我市工业经济迅速扩量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完善全市工业产业体系,改变产业结构过分偏轻的关键所在。

充分发挥我市港口岸线、产业用地、电力能源、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抓住全球及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沿176公里海岸线,以市临港产业区为“一体”,以北部的柘汪、海头,南部的堆沟、燕尾、板桥为“两翼”,引进和新建一批事关连云港长远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大力发展石化、能源、造船、造纸等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临港产业。到2010年,全市工业重化程度提高10个百分点。

推进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综合利用。推进与新奥集团的合作,在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建设新能源化工基地,包括10万吨级新奥柘汪港,LNG接收站、煤制甲醇、能源化工装备等项目。加强与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列入国家第三期石油储备基地,并建设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等大型石化项目。加快发展修造船业,在灌河口岸线,建设3-5万吨级干船坞8-10座,形成1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通过吸引内地钢铁企业向我市搬迁,突破冶金项目。积极争取建设与大企业配套的汽车零部件项目和林浆纸一体化的大型造纸项目。

(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围绕产业联动,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推进高新产业集聚、骨干企业培育和自主技术创新。

新医药产业。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以药品制造为重点,以新品研发为支撑,发展新型化学合成药、优势原料药、海洋药物,推进中药现代化,建立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创制生物工程药物,提升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材料产品层次,壮大规模。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型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镇痛药、海洋药物以及医药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力争有3-5户企业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行业前50位。

新材料产业。借助现有硅资源加工产业基础,利用原料、市场优势,以产品精深加工为方向,用新技术、深加工、高起点、规模化改造现有产业,发展环氧模塑料、球型硅微粉、新型电光源、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加快硅电子封装材料向产业链高端转移的步伐,力争进入硅片制造业和集成电路后道封装业,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硅材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复合材料工业园,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培育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20户。

新能源产业。核电方面,开工建设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启动江苏第二核电项目(东陬山)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核电基地。风力发电方面,在赣榆县宋庄、连云区徐圩、灌云县燕尾港三个区域建设陆上风电场,并在浅海域规划建设北部赣榆和南部灌云两个海上风电场。推进与中国建材集团、华锐风电公司、华能新能源公司、韩国重山公司、丹麦维斯塔斯公司、美国通用公司、西班牙歌美飒公司等知名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争取建设一批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努力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集风电设备制造和多种风机风场于一体的风电产业基地。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建设年处理15万吨、30万吨秸秆发电厂各1座,推进与新加坡金鹰集团等多家境外大型集团公司的合作,投资建设沿海生物质能源企业,利用进口木薯干生产生物柴油、生物汽油。

(三)振兴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以做强优势企业,做大特色企业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档化纤成套设备和新型纺织后整理系列设备;旋挖钻机、非开挖导向钻机等工程机械;集装箱、半挂车、专用特种车、流体装卸机等物流装备;智能水表等自动仪表;变速器、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加快研发风力发电设备和压铸机、带锯床等数控成套设备。

(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化工、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化工行业。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布局,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巩固发展基础化工,提升改造农用化工,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培育形成炼油-烯烃-聚烯烃-塑料制品加工产业链、乙烯-乙烯衍生物-化纤原料-有机化工原料产业链,并逐步衍生丁辛醇、聚氯乙烯、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苯乙烯石油化工下游产品。围绕无机化工发展相关精细化工,重点发展苯二酚、山梨醇、氯化苄等精细化工产品。按照“一年集中整治,两年企业进园,三年改造提升”的思路,实施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水平。严格项目准入门槛,禁止新建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以下的所有化工项目。

食品行业。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基础,加快传统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的转变,积极发展生物酿造、保健品制造,奶制品、果蔬、粮油、海产品、肉类深加工等产业,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培育一批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不断创新企业与基地的联结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与食品工业共同发展。

纺织行业。以化纤、棉纺、服装等为重点,加快发展差别化氨纶、多功能改性聚酯纤维,开拓纤维应用新领域,努力开发特种碳纤维、多岛型差别化超细纤维新品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开发高性能、多功能新一代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生态、环保服装、各种功能性服装,逐步建成面向国内外的新型纺织辅料和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基地。

四、产业布局和园区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以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各类产业园区为载体,构筑T型产业布局框架,发展特色鲜明的都市型和环保型加工制造业、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一)产业布局思路框架。遵循“全市一盘棋”和“发挥比较优势”原则,以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和产业带开发建设相结合,整体谋划,分阶段推进,实施建设以“一核多中心为重点,逐步形成三带”的空间布局战略,即近期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四个县城为次中心跟进发展,远期最终形成“两纵一横”三大产业带:

一是依托中心城市、规划中的沿海铁路、242省道等重要节点和交通干线,以市开发区、临港产业区、灌河口临港产业区和柘汪—海头临港产业区为支撑的临港产业带;

二是沿同三高速、宁连高速和204国道沿线,重点建设赣榆、灌云、灌南等县域经济开发区为增长节点的加工制造产业带;

三是沿东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重点建设宋跳高新区—大浦工业区—洪门开发区-浦南开发区-东海开发区为支撑的东陇海产业带。

(二)园区开发与产业定位。加快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功能、优化环境、创造特色,发挥集聚、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东部城区组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为目标,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尽快形成全市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地,重点发展医药、机械装备、新型复合材料、硅(信息)材料、汽车零配件、电子电气器材、集成电路封装、食品加工、印刷包装业,适度发展精细化工。积极探索与经济发达地区共建工业园区新模式,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

北部沿海组团。借助毗邻日照岚山港的优势,以港兴工,以工建港,重点建设赣榆柘汪、海头临港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石化、能源、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

南部灌河口组团。推进灌河口拦门沙治理,以燕尾港临港产业区和连云港化工产业园为基础,实施灌河口综合开发,重点发展电力、能源、石化、造船、造纸等产业,延伸农药、染料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业链。

新海城区组团。重点建设海州、浦南、洪门、宁海工业园,主要发展机械装备、电气器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都市型工业。

县城工业组团。东海县开发区重点发展硅资源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汽车零配件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赣榆县开发区重点发展海洋食品、服装玩具、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灌云县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纺织服装、鞋帽玩具、机械电子等产业。灌南县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五金、纺织服装、木材家具等产业。

五、保障措施

(一)树立规划先行理念。将工业发展规划作为各级政府产业选择、配套投资、政策倾斜的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和项目布局。统筹安排城市发展空间,科学规划好城市建设、产业开发、港口发展、仓储物流、生活居住、休闲度假等功能分区,通过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促进工业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引导关联企业集聚发展,科学整合园区资源,引导城区工业向园区集中,促进布局分散的工业向重点园区集中。

(二)多渠道增加工业投资。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并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吸引市外投资。加强项目信息搜集整理,对称招商信息,关注重大产业政策调整带来的信息和机遇,研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动向,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的沟通、推介,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的争取工作。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办大事,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合理引导和调动社会资金。推动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有3-5家企业实现上市。加强银企合作,争取各类金融机构来连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努力扩大银行贷款中投向工业的比重。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政策扶持,挖掘民间资本,使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科技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成长型企业。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打造技术创新核心载体。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专利新产品。“十一五”期间,在医药、材料、机电仪一体化、信息和海洋等产业领域,完成300个自主创新重点项目。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质量保障工程,引导企业争创国家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十一五”期间,培育10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国家免检产品,50个省名牌产品。

(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按照“延伸一体、拓展两翼”的港口建设思路,加快深水航道、集装箱泊位、大型专用码头、疏港通道建设,着眼于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启动建设南北两翼港区。推进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和连盐铁路建设。加快建设与沿海港口、产业开发相配套的海堤大道、沿海产业大道、242省道、226省道、连临高速公路。实施“海河联运”战略,加快通榆运河、盐灌船闸建设,形成满足大运量海河联运要求的高等级航道内河水运体系。加快空港建设,加密国内航班,努力实现空港开放。

(五)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服务临港工业、先进制造业为重点,依托独特区位和海陆空河交通运输便捷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空港物流,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物流枢纽城市。改造提升以专业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商贸流通业,形成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专业市场为特色的现代市场体系。重视发展金融、担保、创意、策划、物业管理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和以信息技术及高科技为先导的新兴服务业。

(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考虑我市的发展定位、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 加快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企业、园区、城镇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循环经济体系和发展机制。到2010年,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七)加强工业发展组织领导。始终坚持工业第一方略,继续把抓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和集中全社会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向工业倾斜,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政策层面、资金层面的更大支持。围绕突破重大工业项目,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组织机构,搜集信息,跟踪推进,协调服务,统筹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继续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指导思想,完善工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提高工业化进程指标、工业招商引资指标在综合目标考核和专项考核中的权重,对引进重大项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

(八)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新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有利于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为科技人员创造施展才能的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建立相关专家数据库,拓宽人才的招聘渠道;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熟练工人,满足项目落户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