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2498411/2004-00318 | ||
发布机构 | 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 发文日期 | 2004-05-10 |
标 题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连云港市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 ||
文 号 | 连政办发〔2004〕65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连云港市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
时 效 | 根据《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关于宣布废止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连政发〔2018〕11号),此文件已宣布失效。 | 文件下载 |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连云港市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连云港市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五月十日
连云港市2004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市体改办 2004年5月)
2004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民创业年和改革创新年。全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市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改革,重点在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努力在农村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奋力赶超”和“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一、营造平等宽松环境,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新突破
1、全力营造“政府鼓励创业、全民参与创业、全社会支持创业”的平等宽松环境。鼓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带头离岗创办、领办、引办民营企业,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大力培植民营经济主体,激发全民创业潜能。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和扩大担保规模。全力支持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凡是民营资本收购国有、集体企业或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除享受政府给予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优惠政策。民营企业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费征收、贷款贴息、上市融资、债券发行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责任单位:经贸委、体改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改发办、各相关银行等)
2、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可以实行市场化经营和我国政府已经承诺对外开放的行业领域,全部向民营经济开放。重点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交通、供水、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有经营性收入的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加大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民营经济拓展领域,扩大规模,支持有一定规模、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在境内外上市。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要提高到55%以上。(责任单位:发展计划委、经贸委、教育局、财政局、体改办、交通局、建设局、文化局、卫生局、体育局、人行等)
二、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国企改革取得新突破
3、加快国有集体资本退出,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任务。按照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对尚未改制的企业实行分类指导、一企一策,通过股份制改组、出售兼并、规范破产等多种形式进行改制。鼓励和支持外资、民资以及企业内部职工以增资入股等方式收购国有集体企业,进一步拓宽国有资本退出渠道,促进国有资本向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扩大国有企业改革领域,加快推进外经贸、交通、城建、旅游等非工业企业以及其他垄断行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据国资委国有产权转让的有关规定,规范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国有资产转让原则上采用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确需协商转让的,也要扩大竞争范围,加强对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职工安置等环节的监管,坚决杜绝“暗箱操作”,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年内全面完成市属工业流通企业改制,基本完成非工业流通企业改制。(责任单位:经贸委、体改办、改发办、外经贸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交通局、旅游局、工商局、人行、海通集团等)
4、规范改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运作行为。已改制企业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决策、有效制衡、奖罚分明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促进股权向经营者、经营层和业务骨干流转。进一步搞好企业内部改革和管理,特别是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发挥优强企业的资本扩张功能,通过收购兼并、挂大靠强等形式,加大对破产企业重组力度,完善法律、资产、职工劳动关系、债权债务承继等手续,年内完成三分之一破产企业有效资产的重组和48户未得到有效安置的市属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责任单位:经贸委、体改办、国资办、改发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人行等)
5、组建新的国资委,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组建具有特殊法人地位的新的国资委,进一步完善国资委-资产经营公司(集团)-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逐步形成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对现有授权的16家资产经营公司进行资产整合,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坚持有进有退,把有限的资本集中到急需发展的领域,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完善资产经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国资委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保证所有权、监督权和经营权的落实。积极探索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的有效实现途径,建立经营管理者的市场选聘制度。加快建立控股公司和国有大型企业主要领导的任期审计制度和重大失职责任追究制度,继续实行向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和国有(控股)的公司、企业集团等委派监事、财务总监和试行外派独立董事;制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业绩考核办法并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单位:市委企业工委、国资办、体改办、经贸委、财政局、编制办、各资产管理[集团]公司)
6、大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和上市公司。以资本和产品为纽带,培育和组建一批产值销售过10亿、30亿和5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我市经济的支柱骨干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资本功能,实施“五个一”工程:如意、恒瑞、康缘等3家上市公司要认真做好募集资金投向准备和配股、增发材料上报工作,年内争取1家通过发审;下大力气做好1家新股发行工作,港口股份年内通过发审委审核并发行上市;豪森药业、正大天晴和德邦兴华等拟上市企业抓紧项目准备,年内完成1家材料上报;完成中电华威电子上市辅导验收;继续挖掘新的后备上市资源,完成1-2家具有上市潜质的企业股份公司改制并进入上市辅导期。年内出台培育促进企业上市的扶持政策,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连云港药业板块”。(责任单位:体改办、经贸委、港口集团等)
三、实施政事分开、分类指导,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新突破
7、实施科学分类、分开管理。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以政事、事企分开为目标,根据承担的社会功能、产品和服务内容,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公益、经营的性质进行分类界定,明确定位。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具有行政管理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清理机构、归并职能、精简人员、规范行为;政府必须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重点是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各类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则实施改制转企,通过法律来规范,市场来调节,行业来自律。二季度出台全市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和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具体方案,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环节予以规范,全面推进市属事业单位改革。(责任单位:人事局、体改办、相关职能部门)
8、重点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开发应用类事业单位和技术中介型事业单位原则上参照国有企业改革的做法,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整体转为企业,与主管部门脱钩,吸纳多元投资主体,实现产权和人员身份双置换,促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改制转企要做到“四到位一保障一规范”,即改制转企一步到位,国有资本退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操作力求规范。年内完成第一批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改制任务。(责任单位:人事局、体改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
四、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
9、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高新产业园区建设,抓好与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推进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的三大科技产业示范项目,建成国内一流的特色产业创新基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应,高标准发展各类教育、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县级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教育投资公司作用,加快现代教育园区建设;筹建职业教育集团;推进非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责任单位:科技局、教育局等)
10、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根据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性质,实施分类改革。对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等纯公益性事业单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加快改制转企步伐,按照社会化投资、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引入多元投资主体和市场竞争机制。对媒体广告、节目传输,影视剧制作、演艺、娱乐、体育等可经营性项目要进行剥离,逐步培育发展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积极培植文化产业投资主体,探索组建连云港文化产业集团,发挥体育产业投资公司作用,加快体育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工艺品业,逐步形成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进一步放宽准入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落实和完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增加公益型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投入,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新机制。(责任单位:文化局、广电局、旅游局、体育局、财政局等)
11、着力抓好医疗卫生药品三项改革。大力推进全市卫生资源布局的调整和资产重组,组建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的区域性医疗集团及医疗网络体系,以市一院与东方医院资产合并重组市一院集团;以市二院、市三院和盐业公司总医院资产重组市二院集团。建立覆盖全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系统,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以集团化、股份制、合作经营、租赁等形式,推进乡镇卫生院改革,年内基本完成106所乡镇卫生院的改制任务,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调整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扩大困难群体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继续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品种和范围;改革和规范药品定价机制,切实降低虚高价格;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行为。(责任单位: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药监局、体改办等)
五、深化农村和流通体制改革,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
12、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年内农业税率降低2个百分点,农业附加税同比例下降;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实行“一事一议”筹劳;推进以减人、减事、减费为重点的配套改革,精减冗员;完善健全农民负担监管制度,加强农业税征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创建集体农地流转指导价和收益递增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不截留、拖欠征地农民补偿金;严格控制公益性征地规模,鼓励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责任单位:财政局、地税局、市委农办、农业局、国土局)
13、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中心城镇综合改革。重点扶持销售过千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作强,落实产业化优惠扶持政策;围绕优势农产品和品牌,培育发展市级和区域性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发展“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以连锁店和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为两翼”的连锁经营业态,推行实物展销与网上展示交易相结合的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引导“三资”开发农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扩大新兴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深化粮食等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制定便于操作和监督的实施办法,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面推进农机、林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企业、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机制,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举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在总结板浦、白塔、海头等3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搞好县城和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和综合改革,促进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集聚。(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发展计划委、粮食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财政局、水利局、公安局、海洋渔业局)
14、激活各类生产要素,活跃城乡市场。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发展完善劳动力、人才、技术、房地产、工程招投标等各类要素市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争全年农村新增劳务输出不少于10万人,不断提升市场功能,在更大程度、更高层次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自由流动。抓住临港沿桥开发机遇,积极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加快制定现代物流规划,推进现代物流基地和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全市现代物流业上规模、上水平。鼓励流通企业之间、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实行联合、重组与兼并,整合市场资源,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代理制等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全面提升市场层次。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维护公平竞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形成以德治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营造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责任单位:外贸局、经贸委、港口集团、各市场主管或主办部门等)
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职能转换方面取得新进展
15、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加快由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为重点,积极推行第三轮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继续加大清理和削减审批事项力度,对目前保留的473个审批项目,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实行备案处理的坚决实行备案制,进一步减少前置审批环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推进联合审批、网上审批、代办服务等服务手段的创新与拓展,进一步加强对取消事项的后续监督管理。不断改进审批方式,逐步实行项目审批服务标准化,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审监分离、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审批办、法制办)
16、坚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认真学习和执行今年7月1日将正式施行的《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积极推行新闻发布、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等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不断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推行电子政务,探索试行网上行政,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责任单位:审批办、法制办、城管局)
17、加快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改革。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我市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基本情况。按照政会分开、市场取向、有序竞争的原则,采取“规范、重组、升格、新建”等形式,推动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监管、协会自律管理、中介机构依法执业的社会监督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自主、自律、自养、自强的运行机制以及分布合理、覆盖广泛的布局结构。(责任单位:民政局、审批办、体改办)
附件:2004年市属非工业流通系统企业改革责任分解表
2004年市属非工业流通系统企业改革责任分解表
序号 |
责任部门及拟改制企业 |
性 质 |
改制形式 |
实施进度 |
责任人 |
一、连云港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
胡宝明 |
||||
1 |
①连云港市轻工进出口公司 |
国 有 |
注销 |
2004.12 |
|
2 |
②连云港金世纪 |
股份制 |
退出 |
2004.12 |
|
3 |
③中化连云港公司 |
国 有 |
注销 |
2004.12 |
|
4 |
④连云港中化公司 |
股份制 |
退出 |
2004.12 |
|
5 |
⑤连云港市益丰公司 |
国 有 |
退出 |
2004.12 |
|
6 |
⑥连云港中联物产 |
股份制 |
退出 |
2004.12 |
|
二、连云港海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鲁 虹 |
||||
7 |
①连云港第五运输公司 |
集 体 |
建新租旧 |
2004.12 |
|
8 |
②连云港市航运公司 |
集 体 |
建新租旧 |
2004.12 |
|
9 |
③连云港市联运总公司 |
国 有 |
建新租旧 |
2004.12 |
|
10 |
④连云港市汽车货运公司 |
集 体 |
股份制 |
2004.12 |
|
三、连云港市水利局 |
单新中 |
||||
11 |
①连云港市水利机械厂 |
国 有 |
股份制 |
2004.12 |
|
12 |
②连云港市临洪水利加油站 |
国 有 |
注销 |
2004.12 |
|
四、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 |
郝新建 |
||||
13 |
①连云港市渔业机械物资公司 |
国 有 |
退出 |
2004.12 |
|
五、连云港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
李中军 |
||||
14 |
①连云港市人防工程公司 |
国 有 |
退出 |
2004.12 |
|
六、连云港振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林富平 |
||||
15 |
①连云港市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股份制 |
承包经营 |
2004.6 |
|
16 |
②连云港市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股份制 |
股份制 |
2004.6 |
|
七、连云港市总工会 |
赵建军 |
||||
17 |
①连云港市星火化工厂 |
国 有 |
退出 |
2004.9 |
|
八、连云港市科协 |
陈佑龙 |
||||
18 |
①连云港市科普实业公司 |
国 有 |
退出 |
2004.9 |
|
九、连云港港口资产公司 |
孙立家 |
||||
19 |
①连云港港口设计研究所 |
国 有 |
退出 |
2004.12 |
|
十、连云港市卫生局 |
张怀锋 |
||||
20 |
①连云港市红十字经贸公司 |
国 有 |
股份制 |
2004.6 |
|
十一、连云港市建设局 |
杜宇平 |
||||
21 |
①连云港市建设监理公司 |
国 有 |
退出 |
2004.12 |
|
22 |
②连云港市博业工程公司 |
国 有 |
退出 |
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