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k12498411/2004-00246 | ||
发布机构 | ju111.net九州手机版欢迎您! | 发文日期 | 2004-07-23 |
标 题 | 市政府关于批转《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 ||
文 号 | 连政发〔2004〕222号 | 主 题 词 | |
内容概述 |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拟订的《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 ||
时 效 | 根据《市政府关于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连政发〔2020〕95号),此文件已废止。 | 文件下载 |
市政府关于批转《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拟订的《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连云港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货运量及港口吞吐量快速增加,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连云港市区域优势,推进东陇海产业带建设,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特制定本物流发展规划。
一、规划年限及范围
(一)本次规划年限:2004年~2020年。
近期:2004年~2010年;
中远期:2011年~2020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连云港市整个市域,包括: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东海、赣榆、灌南和灌云四个县。规划重点为市区。
二、连云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战略
(一)连云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连云港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具有以港口和新亚欧大陆桥为依托的国际物流通道,开展国际物流的条件优越。按照“十六大”新工业化道路和陇海-兰新经济带建设要求,广泛吸引沿桥地区、黄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地区物流形成区域物流集聚地,从而推进江苏省“三沿战略”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因此,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定位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城市以及地区性物流枢纽城市。
(二)总体战略目标
以连云港和新亚欧大陆桥为物流发展的支点,充分利用综合运输优势,以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为核心,以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为重点,以市域配送物流为补充,积极引进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大力培育和发展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构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使连云港市成为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及地区性物流枢纽城市。
——2004年到2010年:前期阶段主要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建成港口国际物流园区和若干个物流中心,构建较为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初步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后期阶段基本形成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形成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及物流通道和配送通道所组成的较为完备的物流网络构架,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作顺畅,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的比重逐年上升,到2010年连云港市第三方物流市场比重将达到15%。
——2011年到2020年:在全市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相互协调运作的现代化高效社会物流服务体系,第三方物流市场比重达到22%,物流业成为连云港市的支柱产业。(三)具体实施目标
——以发展港口物流为重点,建设以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的散杂货为服务对象,以集疏、货物仓储、保税、出口加工、公铁、公水中转、集装箱海铁联运、一关三检、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功能的港口国际物流园区,促进连云港市“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建设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物流走廊:重点依托新亚欧大陆桥运输,推进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向西扩展,逐步实现全程无障碍运输;建设连盐、连通高速公路,实现南、西、北各个方向物流通道的畅通,充分发挥国家级公路主枢纽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对内河航道的整治与建设,提高航道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充分发挥内河的集疏运作用;加强连云港市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航线与航班密度,充分提升运输能力,拓展航空货运代理功能,使之成为能提供时效性物流服务的空中走廊。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储公司、苏豫棉花仓库、兴隆装饰城和连云港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为重点区域,建设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医药、纺织、建材、农副产品等为主要特色的物流中心。
——加快传统物流企业的升级与改造,培育连云港市的主导物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三、规划指导原则和必要性
(一)规划指导原则
——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坚持为连云港市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服务;
——坚持与连云港市整体发展规划相协调;
——坚持与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衔接;
——坚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坚持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思路;
——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坚持统一规划、远近结合与分期实施的规划建设原则。
(二)规划必要性
——迎合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发展要求;
——提升连云港市桥头堡地位,疏通和完善陆桥物流通道;
——强化连云港市区域中心地位,推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促进临港工业及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江苏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推进国家重点旅游城市的建设;
——促进“区域国际商贸中心”战略目标的实现;
——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进第三产业及电子商务的发展;
——加强全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四、连云港市物流规划外部环境、总体布局及功能定位
(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为连云港市现代物流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空间
经济全球化趋势将推动世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世界范围内使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分配与使用,要求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用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流、信息流将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经济全球化进程为连云港市的现代物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潜力。
首先,我国经济全球化趋势将直接增加连云港物流需求量的增加,主要表现为国际物流量、区域物流和市域物流量的增加。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沿桥地区对外物流量的增加和欧亚地区间国际贸易的发展都将促进连云港现代物流的发展。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能源、交通、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将日益体现,将使当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速度加快,从而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外贸依存度都将不断提高,因此物流需求量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连云港市面临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凭借在区位交通、物流、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迅速形成产业集聚,通过加快三大主战略的实施全面改善投资环境和主要承接日、韩等国产业的转移,必将推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及全市经济的发展,因而物流需求的总量将增加,同时第三方物流比例也将提高。
其次,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将增强连云港东方桥头堡的地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将促进中国内陆腹地与中亚、欧洲国家紧密连接联系,同时也将促进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与东欧、西欧、西亚、中亚、南亚各国贸易的发展。据统计,日、韩、中国与中亚和欧洲的贸易量每年有150万标箱的进出口贸易量。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亚欧之间的贸易量还将持续增长。作为亚欧之间重要物流通道的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面对市场机遇,必将不断完善物流环境,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上桥货物。
(二)物流需求分析
根据连云港市国民经济的现状,结合连云港市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已有的预测成果,对连云港市未来2010年和2020年国民经济、全社会货运量、连云港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总吞吐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分别见表1、表2与表3。
表1 连云港市各特征年GDP预测值
年份 |
2010年 |
2020年 |
GDP(亿元) |
850 |
2000 |
表2 连云港市未来各特征年全社会货运量预测值
年份 |
2010年 |
2020年 |
全社会货运量(万吨) |
11650 |
17500 |
表3 连云港各特征年货物总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预测值
年份 |
2010年 |
2020年 |
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
300 |
1000 |
货物总吞吐量(万吨) |
10000 |
15000 |
(三)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布局、功能定位及建设措施
连云港市的物流规划采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二层模式。由于在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大都包含了配送中心的功能,因此在连云港市的物流规划中不再单独规划配送中心。
1.港口国际物流园区
连云港是中国沿海主枢纽港之一,2002年吞吐量达3316.2万吨,其中外贸量达2001.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5万标箱。陇海—兰新铁路是连云港重要的集疏方式。2002年港口81.8%的货物采用铁路集疏,货物主要分布于沿桥地区;经陆桥运往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货物,其中占95%的货物经连云港上桥。
新亚欧大陆桥横跨11个省区,跨越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按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发展战略,沿桥地区正形成若干个经济区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沿桥各省份共同发展协调机制的完善,沿桥地区对外贸易额将明显上升,利用连云港作为出海口的可能性将大增。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东西部产业的梯度推移,连云港市凭借港口所处的独特区位优势,通过陇海—兰新铁路干线及连霍高速连接起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东部迅速崛起的沿海经济区,使国家规划优先发展的陆桥经济带变为优势互补、融资共享和经济便捷的发展轴,也使连云港市成为连接中西部地区和国际市场的纽带。
优越的地理区位、交通区位及广阔而纵深的区域经济腹地为连云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丰富的货源保障,使之成为开展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的理想基地。连云港已成为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商品、服务、工业、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汇集地之一及区域物流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具备了开展综合物流活动的条件。因此,规划建设依托连云港的港口国际物流园区,一方面为进出港口的货物提供足够的停歇、中转空间,促进连云港早日实现亿吨大港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为连云港市及淮海经济区等地的物流需求企业提供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一关三检、信息处理及物流系统方案设计等物流服务,促进连云港市、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份经济的发展。
(1)项目选址
在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用地限制、未来发展空间、物流潜在需求和城市整体规划等基础上,项目拟选择在平山路南侧,新港城大道西侧及连徐高速西侧、运盐河东侧临港产业区内。
(2)交通区位
该园区紧临港口,陇海铁路从区内通过,连霍高速与310国道为其提供公路运输支撑,且该园紧临盐河,因而具有便利的综合运输条件。
(3)主要功能定位
近期:
——开展港口散货的集疏,大宗货物的仓储、公水中转,集装箱中转及海铁运;
——为临港工业和开发区企业提供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一关三检、保险、信息咨询等服务;
——为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市的国际物流或区域物流提供一关三检、保税、监管、国际货代、船代及物流信息服务。
中远期:
——在煤炭集疏的基础上设立配送中心,为规划中的大型火电厂和连云港市域及周边地区的企业、消费者提供煤炭配送服务;
——在化肥及农药中转、集疏的基础上设立配送中心,为连云港市域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配送服务;
——在原有信息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面向沿桥地区、淮海经济区及周边等地企业或个体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功能,并增强与之相配套的物流服务功能。
(4)建设措施建议
①港口国际物流园区的建设可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的发展思路;②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为国内外进出口企业提供一流的物流服务;③注重搭建煤炭、铁矿石、化肥及农药、氧化铝、集装箱、石油等主要货种的专业物流运作平台,积极拓宽服务功能,延伸物流增值服务范围,在建设过程中要按统一规划布局、分期建设和完善的原则;④紧紧依托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腹地的国际物流需求和区域物流需求进行建设,改进制约港口发展的集疏运通道,加强连云港市与东陇海产业带、淮海经济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份的经济联系,增强港口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并通过全面清理、整顿、调整港口收费,降低运营成本,全面提升连云港的区域和国际综合竞争力;⑤物流园区的信息化以及海关、国检等建设应当与规划建设中的商务中心相协调,建议将物流园区的信息化以及海关、国检等建设与商务中心纳入统一规划,以便相互协调,减少重复建设;⑥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要注重信息系统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建议由政府牵头,协调港口、海关、国检、铁路和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子数据交换,实现数据联网共享,形成为园区物流发展配套的高标准信息服务系统。注重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并为入驻的物流企业提供报关、商检、结算等物流相关服务,并力争与国内外信息公司合作,建设园区物流信息平台,最终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成为苏北、鲁南及辐射陇海沿线最有影响力与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
2.开发区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岛山货运站,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南侧附近。
(2)交通区位
靠近港口、陇海铁路、新墟公路、连霍高速、310国道。
(3)功能定位
——为开发区医药企业提供运输、库存管理、仓储、流通加工、共同配送、集装箱集疏和中转、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提高医药企业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为开发区其它流通、制造企业提供仓储、库存管理、流通加工、配送、电子商务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开发区是连云港市支柱产业之一——医药产业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连云港市外资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因此,开发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基础上,应当加强政府的引导;②由于开发区物流中心与港口国际物流园区的布局较近,且部分功能也较为相似,因此,开发区物流中心应当与港口国际物流园区之间注重协调发展,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相互争抢物流业务的不利局面。开发区物流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开发区内的医药企业以及其它制造企业包括外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因此,可将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出口成品库存集中于港口国际物流园区,而开发区物流中心则主要进行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功能,成为开发区具有流通性质的专业物流中心。
3.中储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凌洲路与新墟公路交汇处,该中心在原国际商城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升。
(2)交通区位
紧临新墟公路,靠近陇海铁路,内有铁路专用线与陇海线相连接,327国道与宁连高速毗连左右。
(3)功能定位
——整合连云港市区的配载点,提升服务层次,规范货运配载市场;
——为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提供城市快速消费品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等服务;
——木材、化肥、豆粕交易、加工、配送、信息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中储物流中心主要依托中储公司进行建设,同时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依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②中储物流中心的发展可采取渐进模式,发展初期主要做好基础性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输、配载等,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和提升物流服务功能,开展包装、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增值性服务功能。③中储公司目前经营的主要品种有木材、化肥和农资等。因此,中储物流中心建成后,应当力争将连云港市的木材、化肥和农资等向中储物流中心集中,应当根据工商生产企业的需求对现有的仓储设施进行功能划分和改造,以便资源整合,达到规模经济的目的。
4.兴隆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204国道的东侧,临近海州开发区,瀛州路兴隆装饰城内。
(2)交通区位
西临204国道,距港口30公里、火车站4公里、机场40公里。
(3)功能定位
——为兴隆装饰城提供中转、交易、运输、集装箱集疏和中转、仓储、加工、包装配送、配载、商品展示、金融、电子商务等服务;
——为工商零售企业、制造企业提供配送、仓储、流通加工、货代、信息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兴隆物流中心主要依托兴隆企业进行建设,目前兴隆物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因此,兴隆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依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②兴隆物流中心的建设应当重点考虑装饰城物流需求和小商品市场物流需求的特点,在适应装饰城和小商品市场各种物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农特产品物流服务,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以及配送服务。同时,兴隆物流中心在开展农特产品物流服务时应当注意与连云港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海棠路水产品物流中心之间的协调,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③兴隆物流中心建设后可将连云港市的装饰材料向兴隆物流中心集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以装饰材料流通加工为主的集聚区,通过海宁大道同海州小商品市场对接,依托兴隆物流中心的仓储和海州汽车站开通到全国几大批发市场的客货运班车,发展零担物流,最终把兴隆物流中心建设成立足淮海经济区、辐射全国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5.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连云港市新墟公路北侧,新港城大道东侧,原连云港苏豫棉花仓库。
(2)交通区位
紧邻盐坨铁路站、新墟公路、301国道和宁连高速公路,东距连云港24公里。
(3)功能定位
——为棉花提供收购、中转、仓储、运输、加工、配送、信息等物流服务;
——提供棉花期货、出口加工、保税、监管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主要依托连云港苏豫棉花公司进行建设,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依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②棉花加工技术应当立足于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现有加工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设备成套化、工艺规范化,提高棉花加工质量。③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不仅要为新疆的棉花提供各种物流服务,同时还应积极开拓连云港市及淮海经济区等周边地区的棉花物流服务业务:一是与其它棉花加工企业之间进行联合,并吸收实力较弱的棉花企业作为棉花收购的分支机构,既方便棉农销售,又保证规模加工和规模效益;二是应当力争与周边棉花产地之间建立直接联系,通过向棉花产地提供信息,指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棉花品种,一方面帮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为棉花物流中心提供稳定的棉花货源保障;三是与纺织企业之间进行联合,应当利用多年来形成的棉花储存的优势,积极与纺织企业联合,为它们提供棉花加工、配送等服务;四是积极争取建立国家保税库。④把该物流中心建设成为以棉花收购、交易、出口加工、仓储、配送以及棉花期货等服务功能为主的辐射陇海沿线及华东地区的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
6.海棠路水产品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连云港市墟沟海棠路中心地段。
(2)交通区位
临近陇海铁路、大港路、新港城大道。
(3)功能定位
为连云港市海棠路水产品交易市场提供水产品保鲜、冷藏、冷冻储存、冷链运输、加工、配送、金融、信息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连云港市海棠路水产品物流中心主要依托海棠路水产品交易市场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依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②加强水产品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特别是要采用冷藏和冷冻车辆、冷藏和冷冻仓库,发展全封闭无菌加工车间、真空包装机等先进技术设施设备,为提高水产品物流服务水平奠定基础。③积极开辟新的加工建设项目,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引进开发新的加工工艺,通过深开发、增品种、扩规模推进精深加工产业化,为连云港鲜活水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市场空间创造条件,逐步把海棠路水产品物流中心建成苏北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水产品物流中心。
7.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连海路、人民西路、洪门货站附近。
(2)交通区位
紧邻204国道。
(3)功能定位
——提供农药残留、残毒和违禁药物残留的检测检验;
——为农副产品提供原材料的集运、储存、净化、加工、配货、配送、信息等服务;
——提供电子结算、电子拍卖和网上交易等服务功能。
(4)建设措施建议
①规划建设连云港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有利于促进连云港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保证居民的消费质量和安全,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销售,实现农产品高效有序流通,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减少农产品损失。②我国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交易的货物层次普遍较低,交易人员的素质也普遍较差,因此连云港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可采取分两步走的方式。物流中心建设初期主要着重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同时为市场提供交易、运输、仓储、分拣、加工、配送、配载、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服务。在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之后,应该进一步通过市场功能改造、交易人员和职工培训、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发展相结合等措施实现农药残留检验、净菜加工、鲜活产品特别是海产品加工配送、电子商务交易、全程信息服务、加工出口、代办一关三检等现代物流服务。③在发展净菜加工、鲜活产品配送、电子商务交易、全程信息服务、加工出口等时效性强、高层次的现代物流服务过程中,连云港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可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如可以考虑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时效性农副产品的配送业务。④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商贸交易功能提升和现代物流理念导入等措施,逐步把连云港市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成立足连云港市域,辐射淮海经济区的区域性农副产品专业物流中心。
8.空港物流中心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温州、成都等航线。1993年机场扩建后,机场客货运输量上升较快,年递增率分别为58.%、33.6%。而连云港机场的出港货物主要以云惠为主,云京、云沪、云蓉、云厦、云昆为辅,出港货物主要以海产品为主,占到货物总量的70%,药品及药品包装占到20%,玻璃与水晶制品占到5%,其他杂品占到5%。其中到惠的海产品占到出港货物总量的65%左右,到京的药品包装占到出港货物总量的15%左右。而进港货物一般为虾苗、蟹苗、汽车配件、化妆品、杂货等,所占比重不大。因此规划建设空港物流中心,一方面能满足未来水产品、农产品、医药品和水晶及其制品等特殊货种对时效性运输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将会带动连云港市机场的建设,推动连云港市航空业的快速发展。
(1)项目选址
位于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机场。
(2)交通区位
临近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227省道。
(3)功能定位
——提供货源的组织、中转、装卸、分拣、包装、流通加工、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
——通过覆盖国内、连接全球的物流信息平台,提供网上交易、通关、代理、保险、银行支付、网上信息反馈等业务的信息服务功能;
——集海关监管、快件公司仓储、分拣和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代理为一体的进出境快件联合处理功能;自由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与贸易服务等相结合的保税功能。
(4)建设措施建议
①由于空运货物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决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连云港机场货物吞吐量在连云港市全部物流量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从流向看,运出仍大于运入,区域物流量大于国际物流量,连云港航空货运仍将主要服务于本地物流和区域物流。因此,空港物流中心放在中远期建设较为适宜。②空港物流中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航空快递中心,并考虑将航空保税区纳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③要重视空港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建设,为航空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撑。④航空物流中心应当重点吸引航空物流企业、快递企业、国际货代及国内外著名跨国公司进驻。
9.东海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东海县牛山镇水晶城。
(2)交通区位
临近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
(3)功能定位
——提供水晶原料、成品的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快递等服务;
——提供电子结算、电子拍卖、网上交易、金融保险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由一家规模较大的水晶加工企业牵头并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东海水晶物流中心的建设。②水晶原料及其加工制品具有价值高的特点,因此水晶物流中心对资金投入、加工技术、加工设备、包装设备、配送车辆等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考虑到东海县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水平等,物流中心的建设应当充分利用东海水晶的品牌优势,积极吸引国外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建设水晶物流中心,一方面通过利用外资,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可利用国外物流企业的物流经营网络,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增强东海水晶的出口创汇能力。③水晶物流中心建设应当注重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力争建立支持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积极开拓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物流配送。
10、赣榆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海头镇龙王河朱蓬口,临近海头镇海产品综合市场。
(2)交通区位
临近204国道、同三高速公路。
(3)功能定位
——提供水产品的保鲜和冷藏、冷冻储存、冷链运输、加工、包装、配送等服务;
——提供电子结算、电子拍卖、网上交易、金融、信息等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考虑到赣榆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实力比较分散,因此,可先对赣榆县目前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成立一家规模较大、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整合的方式可通过兼并、联合、联盟、入股、控股等多种资产重组方式;②依托整合后的规模较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建设赣榆物流中心,同时,政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依法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以便扶持其发展;③考虑到赣榆县目前经济状况,赣榆物流中心建议放在中远期进行建设。
11.灌云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灌云县板浦镇。
(2)交通区位
紧邻204国道和宁连高速公路。
(3)功能定位
提供棉花收购、中转、仓储、运输、加工、配送、信息等物流服务。
(4)建设措施建议
①灌云物流中心与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都是为棉花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物流中心,因此,二者需要在层次上、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上进行划分。在层次上,灌云物流中心可作为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的“前哨站”,如灌云物流中心对本地周围的棉花统一收购后,再向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集中运输;而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可将棉花集中分拨到灌云物流中心。在服务对象和服务功能的划分上,灌云物流中心主要为灌云县及其周边地区提供棉花收购、中转、仓储和运输服务,同时兼有加工配送和信息等服务功能;而新苏豫棉花物流中心除了为新疆和淮海经济区提供中转、仓储、运输等基本服务功能外,应当更加注重提供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增值服务功能,且兼有提供期货、出口加工和保税等功能。②通过兼并、联合、联盟、入股、控股等多种资产重组方式,组建一家规模较大、竞争实力较强的棉花加工企业,并由这家棉花加工企业牵头并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灌云物流中心。③考虑灌云县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建议灌云物流中心宜放在中远期建设。
12.灌南物流中心
(1)项目选址
位于鹏程路以南、盐河以东。
(2)交通区位
临近宁连高速公路和306省道。
(3)功能定位
提供木材运输、仓储、搬运、加工、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
(4)建设措施建议
①在木材物流中心广泛开展流通加工业务,一方面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降低木材的运输成本,提高木材市场的竞争力。②为提高木材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应当改造目前盐河与灌河连接的卡脖子结点——盐东船阐。③考虑灌南县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灌南物流中心建议放在中远期建设。
五、物流通道与配送通道网络规划
(一)配送道路规划
为满足现代配送业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准时(JIT)运输的要求,通过对连云港市城市道路结构现状的分析,结合2002年城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定,按照物流园区和各物流中心的区位条件,确定连云港市配送道路体系为:主骨架+次骨架+发散型配送支路。
主骨架系统:主要由快速路及主干道系统构成,是物流园区和各物流中心向市区的主要配送道路。主骨架规划主要有310国道、新墟公路、大港路、841隧道、中云台山隧道、连霍高速公路等城市外环路组成。
次骨架系统:主要由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系统组成,是连接主骨架与配送支路的道路系统。次骨架系统主要由东西向海连路、解放路、人民路、中山路、朝阳路等和南北向瀛洲路、盐河路、花果山路、海棠路、海滨路等构成。
发散型配送支路:主要由城市支路系统构成,以相关城市交通规划中的设计方案为主。
(二)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
“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是连云港市的发展战略,因此,城市的发展,港口是关键,而港口要发展,集疏运网络的建设是前提。目前连云港集疏运系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利于港口向腹地的拓展。在未来建设中只有通过加强连云港的集疏运网络建设、拓展港口腹地、增强港口的对外辐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淮海经济区和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省市等广阔腹地的集装箱箱源,才能提高连云港的综合竞争能力。港口集疏运系统规划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水运和航空等几个方面:
1.港口规划布局:按计划实施连云港庙岭新港区工程和墟沟港区工程,逐步形成南、北、中三大港区,最终将连云港建成逾亿吨的国际自由贸易性大型港口。西大堤的建成为连云港建设北港区和建设一等大港提供了条件。同时,加快建设连云港的周边港口,整合连云港港口资源,形成以连云港港口为主,以燕尾港、海头港、临海工业港区为两翼的大中小配套的港口群,扩展燕尾港、海头港,科学规划论证临海工业港区,发挥整体效应。
2.集疏运规划:合理衔接城市内外交通和集疏运交通体系,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的环港、集港、疏港体系,延伸大港路,建设环港公路,联系港区和新墟运河内河港区,整治疏港铁路支线,形成综合的集疏运能力。
——公路。配合连云港港口建设,修建南港区主通道—大港路:即东起老港区,经庙岭、墟沟港区,过海棠路,沿院前铁路北侧,向西至猴嘴镇北,继续向西至310国道;新建北港区疏运通道—北港路,即从连岛出发,沿西大堤、北崮山至大港路,连接连霍高速公路;建设赣榆至灌云杨集的一级公路;配合港口建设和发展,抓紧建设242、323、236省道等若干条疏港公路,完善路网结构,形成便捷的疏港通道,提高港口的集疏运能力。抓紧改造连云港市区至白塔埠机场的公路,提高公路等级。改造中心城市出入口,形成城市圈快速通道。
——铁路。积极促进东陇海铁路运输电气化,提高陇海铁路的运输能力;为加强本地区与上海的联系,完善全省生产力布局,配合国家建设长江三角洲至东北的铁路通道,做好沿海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开工建设连盐段,提高铁路集疏能力。
——内河水运。规划的具有通航、调水、排洪等综合功能的通榆运河,其在连云港段的走向为:从响水向北接灌河,向西与盐河相沟通,沿盐河向北,经妇联河向东北,接规划建设五级航道—新墟运河,向东沟通连云港,向西跨临洪河接朱稽河至赣榆;新建的新墟运河可沟通连云港,并与盐河、通榆河、新沭河、烧香河和蔷薇河等区域性航道之间有便捷沟通。修建连云港至邳州的高等级航道,贯通京杭大运河,提高连云港的集疏运能力。
——航空。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扩大国际、国内交流的需要,积极发挥白塔埠机场的作用,鼓励利用多种方式开通国内外航线,或成为周围国际航线的着陆口岸。近期以开通国内新航线、加强对周边地区的吸引为主,通过与国内著名航空公司的合作,开辟新航线、增加新航班,提高航空运输能力,争取早日开通日、韩航线;加强机场基础设施改造,配套完善机场能力,开放空港口岸,建成国际空港;远期应当结合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积极开通其它国际航线,提高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国际货运能力。
六、连云港市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一)战略目标
——整合连云港市物流信息资源,实现各相关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为企业及相关行业部门进行物流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
——整合连云港市社会物流资源,提高社会闲散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连云港市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促进连云港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
——改善通关条件,完善口岸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国际性港口的优势;
——以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快连云港市信息产业发展步伐,推进“数字化淮海”工程;
——以物流信息平台为依托推动连云港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总体功能
——支撑政府部门建立行业管理和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协同与协作机制;
——提高行业管理部门对物流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
——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管理和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满足物流企业对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撑企业各种信息功能的实现,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为供应链上各企业提供电子数据交换、信息查询、在线交易、电子通关等信息增值服务,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运作成本;
——扩大企业市场营销体系,缩短对客户需求和服务的响应时间,提高服务水平。
(三)总体结构
连云港市物流信息平台定位为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它既要协调全市各个企业、各类市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又要和徐连盐淮宿物流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及江苏省物流信息平台进行物流信息交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提出结构为:连云港市物流信息平台为连云港市公共信息平台的一个增值业务子平台,通过公共信息平台的桥梁作用达到上层与徐连盐淮宿物流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江苏省物流信息平台相联;下层与企业、市场、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相关行业管理机构信息系统和面向全社会的公众信息系统相联;同层与电子口岸信息平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增值业务子平台相联,使各系统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信息平台建设策略
——确定统一的信息通讯规范;
——新建规划子系统,完善原有子系统;
——以口岸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
——选择若干企业作为试点;
——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
——加快物流信息人才的培养;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信息平台知名度。
(五)信息平台运作机制
——政府协调推动;
——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实行市场化运作;
——实行灵活的收费方式;
——多渠道开发利润来源。
七、连云港市工商企业物流再造及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一)工业制造企业物流再造战略
工业企业应当结合本企业实际,将物流逐步从内部转向外部,从自理转向代理,具体可采用三种方式:①完善本企业的自营物流服务,将企业的物流系统从生产制造系统、产品营销系统中分离开来,独立出专门的物流管理与促进机构,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上对物流行为从成本、运作的可行性、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统一管理企业的采购物流、制造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②将没有条件满足或者对企业核心业务影响不大的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经营,逐步缩小自理物流的比例;③将物流业务全部外包、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物流合作关系,可使制造企业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实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商业流通企业物流再造战略
连云港市商业流通企业包括商业批发企业、专业商品交易市场、中小零售企业和仓储连锁商业企业等,需要灵活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开展多样化的物流再造和创新产、销、物紧密结合的物流体系。
1.批发业
连云港市的各类批发市场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运输、仓储和装卸等基础性服务,对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较高层次服务的需求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各类批发市场需要根据规模、业态、地域零售业的状况,明确配送时间、配送频度等规则,抑制物流作业的波动性,追求在必要的时间配送必要量、必要商品的多频度少量运输或JIT运输这种高水准的物流服务,实现批发业务的高效率。批发业物流再造策略:①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可联合生产商(主要是生鲜食品、快餐、蔬菜、海产品等类型企业)共同出资建立共同配送部门,对便民店等实行多频度、小单位和统一的配送活动,也可联合本地一些中坚的批发企业开展共同配送,对地域内小型超市、便民店等中小零售企业实行共同配送;②积极应用信息通讯手段,提高采购、分拣和送货作业效率,应当针对物流多频度、少量化的状况积极应用信息通讯系统,通过采用条形码技术、计算机在库管理、自动分拣、立体自动仓库、数码化备货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的现代化。
2.零售业
在物流战略的实施上,零售业的变革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积极利用社会化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收集商品信息,实行各店辅的集中或共同配送,解决商品搬运、检查作业效率低下和高物流成本的问题;②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的物流辅助技术,实现零售终端与物流中心的联网,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高物流效率;③将运输、仓储等传统物流业务剥离,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逐步减少物流自理的比重。
3.连锁业
连锁企业发展物流可考虑采用社会化配送。将原来由厂家分别向分散在某个地区的连锁店铺送货,改为先将许多厂家的商品集中到社会化配送中心,然后在配送中心进行分拣,再统一向各店铺配送。对已初具规模的连锁企业而言,可考虑建立本企业的配送中心,但要注意加强服务质量的控制和自身服务品牌的培育。
(三)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1.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1)传统运输企业
连云港市传统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可采取以下策略:①采取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规模化。近期可对各类运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扩大经营规模来组成集团化的大企业,满足将来运输需求和物流服务需求;中远期可结合连云港的建设,组建具有多式联运能力的综合性现代运输企业,培育一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来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②改善车型结构。要大力改善连云港目前车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按照适时、适地、适质、适量、适价的服务要求加大技术应用,以切实提高货物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为目标来调整车型结构和鼓励增添集装箱专用车、冷藏保温车及其它专用车投入物流服务。③道路运输企业要根据货源特点和物流的运作规则正确选择发展方向。一是要发展快货运输;二是要发展专线运输,根据连云港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及大陆桥周围物资流通的基本趋势和路线,开辟定线、定班、定时道路货运,逐步向运输、仓储、分包、配送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本市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突破口;三是向专业化运输发展,开展整车运输、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快件运输、散货运输等物流服务,通过运输的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来融入现代物流。④连云港市运输企业发展物流可从工商业、各类批发市场切入:加强与生产制造企业以及商业流通企业合作;依托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展配送服务;积极与港口合作。⑤在提高道路运输装备水平的同时也要改进运输生产组织,完善运输网络,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规范化的服务技术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2)货代企业
货代企业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入世后国际货代业的发展形势,要构筑新的核心能力,寻找新的利润空间。可有三种发展途径:一是向综合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与国外的物流公司组建合资企业;三是向专业货运管理公司发展;四是考虑到国外或者国内其他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3)港口企业
港口企业通过不间断地收集运输市场和商业市场的资料,了解相关产业的生产与更新的能力和潜力,掌握国内的有关政策法规对运输市场的影响,了解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能力,并随时注意竞争者在经营策略上的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变迁。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积极向物流企业发展:①开展综合物流服务,不断拓展利润来源,应当不断地以港口为中心向内陆拓展,开展批发、分拨、配送、加工等业务,为用户提供方便的运输、储存、商业和金融服务,如代理、保险、银行等综合物流服务;②重视客户服务,从传统的生产管理向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转化,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供应链管理思想;③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应当紧跟整个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积极适应船舶技术进步及其他运输方式变革的要求。
(4)传统储运企业
首先,要积极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加强与供应商、制造商、下游顾客之间及企业内各部门的联系,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其次,要增加服务功能,延伸服务范围,使服务功能单一的仓储企业具备运输、整理、加工、包装、代理销售等服务功能;最后,要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信息,并与货主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5)信息服务企业
信息服务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优势,应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通过建立物流配送管理系统向支持电子商务的配送企业发展;加强与各类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积极向现代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
连云港市应当鼓励从事运输、仓储、货代、邮政、港口和批发业务的企业延伸服务范围和领域,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①连云港市现有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多数是国有企业,必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保障物流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运作;②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③加强与国内外成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充分吸收国外物流企业先进的物流理念、发展经验及运作方式,加快连云港市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
3.拓展服务领域,增强竞争能力
连云港市物流服务企业要积极拓展企业领域,积极采用多样化经营战略:首先确定目标市场和预测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此行业现存的和潜在的竞争态势;其次分析本物流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品牌、供货和销售渠道等实力情况,确定加入新行业后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等;第三,如果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满意水平,就可以考虑投资。
4.运用集中经营战略,培养核心业务能力
连云港市物流企业的发展应当以增强核心业务能力为重点,根据市场需求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选准主业并重点培育核心业务的运作和开拓能力。要注意积极引导物流企业结合连云港市盐业、海洋化工、海洋医药及保健品、临海工业等特色工业开展物流服务;对创立初期的物流企业可将全部资源集中使用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产品或技术上,并要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来相应调整自己的经营业务。
5.应用企业协同战略,形成服务网络和经营网络
连云港市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的物流相关企业可通过纵向或横向整合,在市场机制和行政管理双重机制的作用下形成协同工作的企业群体,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协调战略实施过程中,连云港市物流企业的协调战略的实施策略为:一要重视与陆桥地区及连云港周边地区相关企业的合作,采用整合、并购等形式建立物流战略联盟,可加强企业自身的物流运作能力,提高连云港市物流辐射能力;二是在物流企业的并购、重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行政性的强制撮合,应当遵循突出主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6.应用信息化战略,实现物流运作的高效率与低成本
连云港市物流企业应当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一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与网络化技术,实现物流发展的现代化,运用新技术降低物流资源耗费;二要注重发展能够满足电子商务需要的物流模式和相适应的配送能力;三要注重GPS、EDI、GIS、条形码技术、INTERNET和各种通信技术的应用;四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通过提高运输效率及严格控制物流系统对环境的污染来提升连云港市的旅游环境。
7.重视物流人才的引进,实施人才战略
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首先要启动人才战略,要解决连云港市物流人才匮乏的问题,为物流发展提供保障。首先,物流企业应当建立人才吸引、培训机制,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同时不断提高企业现有人员的文化素质;其次,要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稳定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的工作和成长环境;最后,要加强与研究及咨询机构的合作,避免在人才上搞“大而全、小而全”。
八、连云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提高物流意识,宣传物流优势
政府应当积极地宣传物流知识,在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整个社会对物流的认识,加快本市物流业的发展。一是做好现代物流理念的宣传工作;二是要在连云港市周边地区与沿陆桥地区进行宣传;三是定期邀请本市的物流需求企业和物流服务企业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进行交流,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加强物流服务企业之间及与生产流通企业之间的合作。
(二)培育一批开放型、上规模和有特色的物流企业。
一是开放型特点指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培育必须与连云港市的“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三大主战略息息相关,与建设东陇海工业产业带及“海洋苏东”建设相辅相成,要充分体现出连云港市政策开放、区域开发优势,并结合连云港市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比例高的特点,积极创造物流市场环境来吸引国内外具有先进管理经验、专业运作水平的现代物流企业;二是上规模特点指物流企业的发展要具有高起点、突破“散、弱、小、差”等不利因素,实现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加强物流网络的完善和建设,通过物流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客户资源的分类整合来提高物流专业运作水平,而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规模效益的目标;三是有特色指物流企业的发展必须有鲜明的市场定位,通过对企业内外物流发展环境的分析与评价,在结合外部发展的机遇、挑战和自身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正确选择物流服务的目标市场,并选择合适的物流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市场营销手段,积极采用内外两种策略培育有利于自己可持续发展的、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优势。
为此,应重点选择如下类企业:一在运输企业中选择几家作为试点企业开展快运、专业物流、配送等业务;二是对连云港市邮政、中储公司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其成为综合性物流企业;三在现有的国际货代企业中选择若干企业,鼓励其改善经营方式、提高信息化程度,提高对中亚、中西部地区及环太平洋地区的辐射能力。四是鼓励企业投资物流业,如要积极鼓励连云港兴隆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建设物流中心,为物流企业运作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
(三)积极培育物流需求市场
连云港市除积极扶持和引导物流企业外,还须积极培育物流需求市场。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对物流需求地进行重点培育;二是对物流外包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依靠制定积极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物流需求企业把物流业务和有关的物流资源分离出去,扩大物流外包比例;三是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积极推行大宗货物招投标制度,培育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四是引导道路运输企业积极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运输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完善与规范有关政策措施
物流管理政策主要是对物流发展方向进行政策引导、统筹规划和扶持建设,解决阻滞物流产业发展的障碍,消除不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并通过规范的物流管理制度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连云港市物流政策措施体系的建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建立完善的物流行政措施体系;二是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实现“物畅其流”;三是建立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和物流市场的宏观调控机制。
(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作用
连云港市在物流发展初期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政府协调机制,解决物流运作过程中一些问题。一是应当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解决好与周边地区在物流发展政策、规划及建设上的协调;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解决政府物流管理上存在的低效和权责不清问题;三是应用市场手段促进各物流企业之间及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尤其要重视港口与其他物流相关企业的合作,为物流企业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环境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六)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连云港市物流基础设施目前还很不完善,政府要以连云港物流规划的实施为契机,充分利用新亚欧大陆桥与江苏沿海大港的优势,积极争取国家与江苏省有关部门支持连云港港口国际物流园区的建设,促进连云港物流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政府应当大力加强对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主要内容有:一是加强道路网的整治与建设;二是加快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四是加强货运站场建设;五是加强商业网点规划与建设。
连云港市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一是对致力于发展物流产业和积极参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建设的投资者,在税收和贷款上可依法给予优惠;二是除加大财税政策扶持之外,政府在用地指标上给予调剂、支持和优惠;三是要引入“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集资、引进外资”的全方位筹资机制;四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鼓励各级政府部门以土地置换或直接划拨等方式筹集资金,充分利用社会闲置资源,也可通过资产置换方式对现有的企业进行重组,共同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七)加强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
连云港市发展现代物流要重视对各种物流功能、物流要素的整合,使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连云港市物流资源的整合方式有:一是按集约化的原则对连云港市现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二是通过兼并重组、联营、合作合资等方式组建功能完备的物流企业;三是整合现有信息设施、系统,按照现代物流理论进行拓展,打破各系统之间的壁垒,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连云港市要依托东方桥头堡、港口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深度开发沿桥地区及连云港市本地的物流信息资源,建设系统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的物流信息体系。一要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二要加快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注重建设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网络,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向物流领域延伸;三要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企业的物流信息化进程,以此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连云港物流信息化建设可采取四种方式:一是政府组织开发,通过转让或租赁使物流企业成为物流信息技术的所有者或使用者;二是企业组织开发和使用;三是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开发,转让企业使用;四是直接购买国外的信息技术。
(九)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
现代物流业在管理上相互割裂和在仓储、包装、运输等功能上相互分散使物流运作过程复杂性增加,因此连云港市必须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连云港市发展现代物流要重点解决的标准化问题包括:一是标准化工作必须有助于实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耗和货物运输厢式化的目标;二是在集装箱、货运车船及危险品等运输领域内制定统一的标准,积极推广装卸设备、托盘、叉车等国家标准;三是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机械进行标准化改造,将非标准的简易仓库改造成有利于物流运作的标准化高架仓库;四是重视物流信息标准化,推广EDI标准、数据传输格式、接口的标准等。
连云港市应当通过以下措施推进物流的标准化工作:一是加大标准的宣传力度;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三是对实行物流标准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十)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
连云港市要改变目前“条块分割、功能交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物流管理体制,积极建立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的协调机制和物流行业协会。连云港市的物流行业协会应当站在全局高度实现行业的自律与协调,推动区域合作,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要本着民主协商的原则来确定成员,使得从组织结构上保证协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可由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物流服务企业或需求企业牵头,广泛吸收包括现代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商业流通企业、大专院校在内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加入。
(十一)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要尽快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可考虑采取如下对策:一是要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引进物流人才,可通过各地的人才市场、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等,择优引进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工程技术人员;二是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作用,可考虑建立以淮海工学院为主体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实行培养本土化,建立“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资格认证”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三是政府可在一定时期内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现有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再教育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目标和重点,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并将物流培训工作列入行业培训计划,着重提高本市现有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四是政府可对物流研究经费上给予倾斜,要鼓励企业向物流人才提供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做到人尽其才。
(十二)提高对WTO的认识,加快制定应对措施
连云港市面对WTO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认真学习WTO的相关条款,并制定应对措施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首先,要组织政府相关部门认真学习世贸组织的基本职能、相关协议,使之熟悉WTO的规则,能结合具体实际制订适合物流发展对策措施;其次,要组织企业学习WTO的知识和规则,掌握国外先进的运作模式和规则;最后,要培养一批既掌握现代物流知识又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的法律和相关专业人才。
(十三)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本《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吸纳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意见,听取了专家学者的建议,有关地区和部门在编制本地区、本行业的物流发展规划以及组织实施时,应当与本《规划》相衔接,本《规划》编委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定期检查《规划》实施进程,并根据实际情况,滚动调整有关内容,以推动连云港市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