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利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水利先行。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粮食安全、水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人民大兴水利,其中,灌区建设是关乎国家“粮袋子”和农民“钱袋子”的大事。
多年来,我市建成大中型灌区39个,7个大中型灌区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省级标准化灌区,大型灌区实现标准化管理全覆盖。 截至2023年, 全市累计建成防渗渠道近15000公里,建设旱涝保收田450余万亩,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500余万亩, 农业节水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不断发展的农田灌溉事业,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经济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从水井时代到自来水时代,从“扁担挑水”到“水龙头一拧”,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迎来质变。 水,给乡村振兴注入了巨大活力。
我市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集中优势资金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023年, 投资7500万元改造农村老旧供水管网140公里, 灌南县田楼自来水厂创成全国首批、我市首个水利部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更多的群众喝到了健康水、放心水。 当下, 全市400万农村居民与城区居民实现了饮水用水“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
水安全稳固根基, 水环境展露新颜。2023年, 我市新建农村生态河道98条504公里, 全市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40%,并以满分通过省农村生态河道建成率考核,位列全省第一等次。全市水土保持监管履职成效获淮委高度评价,水美乡村“生态答卷”惠泽更多乡村更多百姓。
移民后扶,为水利兴而移,为民之福而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市相继建成石梁河、小塔山等大中型水库,产生了12.16万水库移民,是江苏省内最大的移民区。 此后,我市一直围绕实现“库区水美、移民村美、农民和美”的总体目标,投入水库移民后扶资金超过43亿元, 实施各类水库移民项目6000余个,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加快了水库移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2023年,我市代表江苏首次承办水利部南方片区移民后扶工作座谈会,得到水利部和相关省区市高度赞誉,水库移民后扶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