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办好民生实事 让群众幸福感“加码”

  • 时间:2024-04-28 16:21:37
  • 来源:连云港日报
  • 阅读次数:
  • 字体:[ ]

东部沿海,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脉搏最为强劲的区域。连云港,地处沿海经济带和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起点。沿海开放40年来,连云港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连云港南大门的灌南,几十年漫漫求索,一路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一路风雨兼程、高歌猛进。

一朵小蘑菇筑起大产业

采摘、分拣、打包……在位于灌南县的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间面积1075平方米的菇房内,16名采菇工熟练作业,所见皆是繁忙。

作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双孢菇生产企业,连云港每月发往韩国的货轮上,就会有两柜裕灌的鲜菇。此外,采摘后的鲜菇经过高温灭菌被加工成罐头,封存装箱发往国外。如此高效运转,都得益于灌南陆海交通网的完善。

过去连续多年被评定为“贫困县”,灌南是如何摘掉这顶“帽子”的呢?脱贫攻坚期间,灌南县委县政府把食用菌列入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通过县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等机制,汇聚各方资源,强化要素保障,持续高位推动,实现产业快速发展,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灌南县接续发力,将食用菌产业打造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绿色产业。

在灌南县现代农业园区内,集聚了50多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以裕灌公司等龙头公司为主导,灌南县在引导、培育食用菌企业扩规模、强产能等方面下足功夫,按照“基地化、工厂化、品牌化、科技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形式,走出了一条精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路子,实现了食用菌产业集群带动整个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灌南工厂化食用菌企业集聚度全国第一,杏鲍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各类鲜菇总产量达58万吨,实现产值50亿元。

规划布局的背后,是一座县城发展的不断探索。灌南县紧牵产业兴旺“牛鼻子”,持续壮大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创成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个,培育省级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2家,牧原牧业入选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北陈集镇获评省级“味稻”小镇,新安镇、堆沟港镇、田楼镇入选“全国千强镇”。“灌品天成”“灌香南得”入选全国区域商标品牌名单。依托省委驻灌南帮促工作队,助力55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0万元。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三口镇绿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培训高素质农民2900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同时,灌南锚定“灌河出海门户、东向开放窗口”战略定位,放大“海河联运”优势,加快海河联运集散中心、灌河渔港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灌河岸线开发利用。高水平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全力保障长深高速改扩建工程,加快推动通用机场、新张线、白皂线等工程建设,更大力度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新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一次“动真格”绘出新面貌

一座座巍然屹立的水库大坝,一项项惠及群众的水源工程,一条条流淌不息的幸福河湖……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都构成了灌南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政府帮助我们引来了水,这水干净、健康,吃水再也不愁啦!”在堆沟港镇四圩村,今年78岁的村民张大爷永远清晰记得全县通自来水的日子:2016年12月28日。那一天,张大爷亲眼看到家里自来水管里流淌出清澈透明的水花,那种激动不可言喻,同时也亲眼见证了村民们在村口放鞭炮庆祝的场景,“鞭炮摆了一里路,燃放了整整半小时。”

民生始终是灌南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农村饮水问题一直是农村群众面临的最直接、最实际的生活问题。从2013年开始启动建设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到2016年6月底先后完成日产10万吨的硕项湖自来水厂和日产6万吨的田楼自来水厂建设任务,灌南县投入超10亿元,让全县11个乡镇238个行政村都吃上了和县城一样的自来水,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的供水目标,全县80多万人口真正喝上了“放心水”“幸福水”。

作为环境整治的一项重头戏,棚户区改造在2016年被提上了议事议程。2016年前,灌南县城住在棚户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的居民有2.1万户,涉及房屋近500万平方米,占比达整个县城的1/3。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灌南县领导干部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的联系,听取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各种后顾之忧,让城市改头换面、拆迁户高高兴兴迁入新居。“如果不是棚改,我这一辈子可能都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陈如云住了几十年的灌南县食品公司家属区是棚改的一个重点地段,在详细了解拆迁政策后,她第一时间就签订了拆迁协议。。

经济逐步变强、百姓逐渐富裕,灌南县的城乡环境也逐步上了一个台阶。2023年,灌南县坚持夯实基础“扩能级”,全面加强城市设计,统筹推进中东部商贸融合片区、南部生态康养片区、西部产城融合片区、北部文旅卫教片区的规划建设,匠心着色、科学留白,让城市更加精致精美。坚持以“小切口”系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探索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全面完成4个城市更新地块337户置换扫尾工作。持续加强基础配套建设,统筹抓好智慧停车、充电设施等功能供给,完成泰州路等5条城市干道提升改造,协调推进沿路沿河绿化亮化、景观小品提档升级,用心点亮“城市客厅”。有序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城区4个易淹易涝片区整治,扩建海西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管网58公里,高标准运行城乡一体化污水治理项目。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让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可感可知、可及可享,让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加码”。

一条振兴路留住美丽乡愁

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概念,县域经济连接着县城、乡镇、农村。从城市到乡村,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整体的融合性发展,缺一不可。乡村振兴自然而然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全省开启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大幕,通过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田园乡村,开创江苏的“新乡土时代”,使“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而在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名单中,就有灌南县李集镇新民村。

走进新民村,水绿相依,映衬着独具风格的苏北民居。这里的每一个院落都充满了情趣,每一条小路都铺满了风景,每一张笑脸都洋溢着幸福。“水泥路铺到院门口,路两边种上果树,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谁能想到,现在苏北农村也能这么干净,这么漂亮。”新民村支部书记孟德明谈到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满脸自豪。

再向深处走去,村里2017年启动建设的4500亩稻渔果基地已初见规模。目前,虾稻混养区第一期投放的小龙虾已全部捕捞销售完毕,绿油油的小麦正在田中孕育饱满的果实。

在灌南,像新民村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三口镇大港村创成省电商示范村;新集镇周庄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借助“白酒经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汤沟香泉小镇逐步成型……短短几年,乡村振兴战略已在灌南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乡村美丽故事。

“乡村振兴”与“一带一路”协同共进。从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江苏沿海开发龙头,再到“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核心区先导区、重要节点和支点城市,连云港一直承载着国家期望。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中,灌南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平安、高效、绿色港口建设。主动融入港口发展大局,实现将“一带一路”建设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规划高效衔接。

位于灌南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片区的江苏灌河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是目前灌南港口码头中年吞吐量最大、发展最优的一家公司,年设计通过能力260万吨,为灌南海河联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规划在连云港的聚集,灌南将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灌南县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推进燃气、交通、亮化等城乡一体化工程,全力织密交通网络。如今高铁驰骋、机场近在咫尺、多条高速穿境而过,国道、省道四通八达,主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内河航运通江达海,海河联运“大格局”基本形成。据了解,中俄燃气工程途经连云港,设计年输量达189亿立方米,灌南境内建设长度7.2公里。灌南中裕燃气作为国家管网中俄东线南段的首家用户,最大年输气量可达1.5亿立方米,为该县城区居民、商业及工业用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次第展开、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是一个孕育希望、充满挑战的崭新征程,是一段凝结汗水、挥洒激情的峥嵘岁月。灌南县上下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定目标、顽强拼搏,为建设“强富美高”新灌南而继续奋斗!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