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检察机关将交通数据模型与我们共享,打造‘检察+交通’协同发展新引擎,推进融合履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交通安全保障。”近日,在检察机关与交通运输部门数据模型共享共用协议签订活动上,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党委书记、支队长杨永建感慨。据悉,该数据模型运用数字检察手段堵塞漏洞,解决了交通运输领域行刑衔接不畅问题,共享共用将让驾驶员不再“带病”从业。
去年9月,海州区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抢劫案中敏锐地发现,犯罪嫌疑人孙某是名网约车司机。一名有暴力犯罪前科的驾驶员,不仅会带来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也不符合网约车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虽然孙某为他的违法行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但他的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并未被吊销。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海州区检察院经核实了解到,由于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管理平台无法直接获取到从业人员的违法犯罪记录,因此对于其从业资格信息无法及时进行更新。
“我们梳理了海州区近年来已判决的刑事案件,发现部分有过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暴力犯罪人员仍未被撤销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肖楠告诉笔者。刑事处罚、行政处罚与行政许可之间的信息不畅,导致部分驾驶员“带病”上路。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州区检察院探索构建了“交通运输领域从业资格人员法律监督模型”,在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帮助下,该院获取全市出租车和网约车驾驶员基本信息共计1.5万余条,并在市检察院指导下调取市区近10年来已判决的相关刑事案件数据6.9万余条,将数据导入模型中,以“人名”“身份证号”“生效判决日期”“违法犯罪罪名”等作为比对关键词,重点筛查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暴力犯罪等犯罪记录人员,筛查出市区符合疑似应当撤销而未被撤销的出租汽车、网约车驾驶员67名。
依托筛选出的疑似案件,海州区检察院进一步核查相关人员涉及的刑事判决书,并针对性地发出检察建议。市交通运输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在严格进行信息比对的基础上,已经撤销了23名“问题驾驶员”的从业资格,并严格规范新入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问题,不同意从业资格申请5件。
同时,海州区检察院积极推动诉源治理,推动市检察院和市交通运输局会签《关于加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协作配合的框架协议》,加强协同治理,深化协作联动,推动共建共享。近日,海州区检察院又将自行研发的数据模型交付给交通运输部门共享。市、区两级检察机关、交通运输部门将通过共享“交通运输领域从业资格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畅通行政、刑事数据,实现对“问题驾驶员”事前预防、事后查漏的效果。在前期设计时,海州区检察院还对模型的数据保密性进行了处理,确保在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使用模型。
模型共享后,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扩大数据筛查范围,将全市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基本信息6.5万余条数据进行比对,已筛查出全市犯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罪名但未被撤销交通运输资质的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6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