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日期:2025-02-13 05:10 访问量:
去年冬天以来,受持续晴好天气影响,我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九成,全市出现中度气象干旱,11日全市平均降雨6.2毫米,旱情有所缓解。为进一步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市水利局以“蓄水为先、引水为基、管水为要”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构建春灌抗旱保障网,为粮食稳产增收夯实水利基础。
一是蓄水有方,深挖水源潜力。综合分析研判用水形势和旱情发展趋势,深挖本地水库塘坝和上游来水用水潜力,争取多蓄水、蓄好水,全力增蓄河库水量。截至2月12日8时,11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4.7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其中石梁河水库蓄水量2.6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
二是引水有力,优化资源配置。密切监测水雨旱情,加大与省水利厅汇报力度,积极调引江淮水,保障向我市新沂河南偏泓、蔷薇河、沭新渠供水水量。截至12日8时,省供江淮水总流量40立方米每秒,其中蔷北地涵20立方米每秒、南偏泓15立方米每秒、钱集闸5立方米每秒。同时主动对接淮委沂沭泗管理局,争取调引沂、沭河水向石梁河水库补库6000万立方米,石梁河水库于2月8日、2月11日分别向东海县沭南灌区、赣榆区石梁河灌区供水进行春灌,流量最大增至42立方米每秒,每天可向灌区输送362万方灌溉用水。
三是用水有度,强化监督管理。市水利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多次赴一线指导抗旱保供工作,压紧压实抗旱主体责任,现场协调会办相关问题。督促各灌区加强高低渠首用水管控,严格实施轮灌等措施,强化回归水利用,确保作物用水需求。
全市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农业用水需求剧增,市水利局将全面加强水雨情、旱情墒情监测研判,争取江淮水和沂沭河向我市供水流量,并采取线上线下不间断方式督查各地用水情况,确保春灌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