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解读
8月23日,市14届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连云港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我市首部旨在保护在连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政府规章。
一、《办法》出台的背景依据
近年来,国家和江苏省先后出台一系列关于维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法律法规,这为我市出台《办法》提供了重要遵循,《办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简称“一法两办法”)、还有《江苏省华侨捐赠条例》、《江苏省保护和促进华侨投资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近年来国务院侨办、省侨办和我市出台的一些政策性文件及省人大来我市调研考察时提出的要求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实际诉求,需要用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
二、出台《办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出台《办法》是推动侨务工作科学发展、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依法保护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鼓励和动员他们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发挥优势,进一步凝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力量,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是侨务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新时代对侨务工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新要求,对全市侨务工作依法行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出台《办法》是发挥侨务人才优势,服务连云港高质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共引进各类领军型、创业型等海外人才400多名。当前,连云港正处于“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关键时期,亟需集聚海外广大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人才智力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港城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完善相关侨务法规及配套政策,有利于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来连创新创业。
(三)出台《办法》是应对侨情变化,保护侨界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我市现有海外华侨华人约1.2万人、国内归侨侨眷约1.5万人。已建成国家、省、市级侨务社区32家,省华文教育基地6家,省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基地14家。随着侨情的变化和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华侨华人来连创业发展,其在连创业资金、知识产权、社会保险、子女入学、参政议政等权益需求日趋突出。为有效维护他们的权益,有利于激发投资创业热情,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集聚和涵养侨务资源、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办法》的起草过程
大体分四个阶段:一是立法调研。自2017年上半年开始,市人大带领市外侨办、市侨联开展了一年多的立法调研,并先后赴苏州、扬州等地开展立法学习调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掌握了一些最新情况,为《办法》出台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立法起草。《办法》起草,既结合连云港市情,依据侨法等政策法规,又吸收了近年来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内容,同时借鉴了兄弟省、市出台的《办法》及规章等方面做法和经验,力求使《办法》更具操作性。三是征求意见。先后召开有涉侨部门和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4次,共向市涉侨部门、县区外侨办、侨务社区38家单位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华侨华人、归侨侨眷代表,侨务工作者、侨界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代表、侨企代表等168名个人征求了意见、建议,共收到37家单位的修改意见和158名个人回复。大家普遍支持《办法》出台。四是修改完善。在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反复推敲,认真修改,形成了《办法》送审文本,2018年8月23日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办法》。
四、《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三十四条,涵盖十三个方面内容,即:《办法》的适应范围,保护对象,华侨归侨侨眷的身份界定,管理体制机制,华侨恢复户口及护照效力,华侨归侨侨眷政治权利保障,华侨归侨侨眷社会保障权益,归侨学生、归侨子女和华侨子女入学待遇,侨房与华侨华人祖墓权益保护,华侨归侨侨眷出境定居、探亲等权益,海外高层次人才待遇,华侨捐赠管理,咨询投诉和权益维护等内容。
关联阅读:《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的通知》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