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建设也是民生工程
来源::政治处 发布时间:2017-04-07 10:29:47 阅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倡导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近日,中宣部领导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也是民生工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百姓“好活法”、百姓“好日子”。围绕这一话题,本期“特别策划”邀请有关学者、实际工作者和普通百姓谈谈认识体会。

 

把核心价值观建设当成民生工程来抓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肖贵清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实现价值目标,引导价值取向,遵守价值准则,为民生工程奠定雄厚的国家基础,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

1.实现价值目标,为民生工程奠定雄厚的国家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深刻表达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意志,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只有实现这一价值目标,才能强基固本,为民生工程奠定雄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民主法治不断健全、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和谐不断提升。中国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日益接近。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大力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老百姓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既是为民生工程奠定雄厚基础的过程,也是民生不断改善的过程。

2.引导价值取向,为百姓好日子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就业难、看病难、房价过高、分配不公、民主法治不健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加突出,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引导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激发社会活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百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为老百姓的好日子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3.遵守价值准则,为百姓好活法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普遍的提升,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道德建设模范人物,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些社会成员理想迷失、信念动摇、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敬业精神缺乏,心中充满着娇气和怨气,等等。社会是由单个的个人组成的,老百姓的好活法,需要每个公民遵循基本的价值规范和良好的交往氛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规范。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规范贯穿于我国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使每个公民能够开放、包容和理性地爱国,使每个公民能够忠于职守、勤业敬业,使每个公民能够诚实无欺、讲求信用,使每个公民能够相互尊重、理解宽容,从而塑造出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水平,向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百姓好活法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

 

核心价值观建设:全民共建共享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

近年来,山东省坚持以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四德工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找到重要载体。

一榜虽小,牵动全盘。实践中,我们以“榜”为引领,着力在融入贯穿上下功夫,推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人人可为、人人必为、人人受益。特别是全国“善行义举四德榜”现场会后,我们更加注重从青少年抓起融入学校教育,创新编写了道德读本,广泛开展读书教育活动,使枯燥的数理化有温度、有感情。积极运用礼仪体现和传导核心价值观,紧紧抓住人生重要节点,科学设置仪式流程,把道德教育嵌入成童、成年、入职、婚姻等社会礼仪之中。充分发挥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组织创作了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舞曲,规范推广了“四德歌”广场健身舞。建立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善行义举四德榜”围绕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个方面来建立。家庭美德突出一个“孝”字,职业道德突出一个“诚”字,社会公德突出一个“爱”字,个人品德突出一个“仁”字。“善行义举四德榜”内容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从爱父母、爱亲友的自家“小爱”,扩展到爱岗位、爱集体、爱家乡,上升到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传统美德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改造、补充、拓展、完善,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传承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重在放眼长远和全局,实施项目化推进,完善长效机制。

 

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用好三“力”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龚吟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层面看,关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发展,从微观层面看,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民生工程。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运用好三个“力”。

1.宣传要提升魅力。强化文艺宣传的熏陶感染作用,使文艺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强化社会宣传覆盖广、接地气的传统优势,使核心价值观深入城乡基层、公共场所。

2.培育要形成合力。一是党政机关要自觉做好示范。党政机关要牵头抓总,自觉为全社会做好示范,调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二是各级各类学校要甘当主阵地,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三是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引领社会风尚。企事业单位要教育好员工,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到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引领社会风尚。

3.践行要强化定力。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我们要自觉增强使命意识,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一茬接着一茬干”,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化量变为质变,以良好的社会风貌谱就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篇。

 

推动“惠民型”核心价值观建设

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颖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与时代的菁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已成为人民群众更深层次、更为重要、更亟待满足的民生需求。如何让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民生工程融为一体,既是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落细、落小、落实,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中山市的探索表明,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的关键在于,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导向,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推动“惠民型”核心价值观建设。

融入文化文艺,以优质文化服务惠民。孔子曾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文艺在陶冶情操、涵养道德、提升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珠江三角洲,人均GDP已经可与中等发达国家看齐,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文艺、文化活动等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大。文化与文艺具有双重性,它们既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层面民生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通过“身边好人”微戏剧邀请展,来自河北、浙江、江西、湖南、广东5省8市的演出团队,以身边好人为原型,将身边践行核心价值观典型搬上舞台,深入镇区村居演出,让群众得到双重教育,切实感受到典型身上崇高的道德品质与人格力量,实现了传播核心价值观与服务群众的有机统一。

融入治理实践,以和美善治社会惠民。社会和美善治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更好地发挥法治在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核心价值观是法律制度的灵魂,要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应将核心价值观充分地融入到制度之中,付诸于社会治理实践。为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增强市民诚信意识,我们制定《中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加快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的诚信建设。以建立红黑两张名单为抓手,建设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将诚信示范企业及个人列入红名单,享受优惠政策,将严重失信的企业及个人纳入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此举既营造“讲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又深化了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了良好效果。

融入全民修身,以美好精神家园惠民。核心价值观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是人民群众精神上的安身立命,其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人民群众构筑美好精神家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人民群众“口袋”先富起来的同时,急需解决的是“富脑袋”问题。2011年9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全民修身行动。这项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是一项具有本土特色的群众性自我教育行动。目前,我们已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100所“修身学堂”,开展各种活动8000多场次,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的方式,引导群众自我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修“廉”,青少年修“智”,外来务工人员、邻里街坊修“和”,服务业修“仁”,劳动者修“勤”,企业家修“诚”,家庭成员修“孝”,使修身成为市民自发自愿自觉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修身活动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

这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家园的期待,回应了“民心”,又满足了群众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回应了“民生”,是结合本土特色实现“民心工程”与“民生工程”有机融合的有益探索。

 

核心价值观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办居民王桂珍

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倡导百姓好活法,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提法好。它给人一个直观感受是核心价值观与老百姓拉近了距离,成为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我们总在各类宣传海报上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表述,知道这是中央在精神文明层面描绘的美好蓝图,今天听到这个新提法,我感到这24个字从宣传海报走下来,走进我们心头,走进我们的日子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为“三倡导”,细细品味这24个字,它给我们老百姓过日子提供了一个标准和参照,如果每个人都按这三个层面的倡导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那么社会自然会和谐、健康运转。在社区里,我们常讲“建设美丽家园人人有责”,放大到国家层面也适用,作为公民,建设一个可爱而富强的中国,人人有责。国家强大了,我们的日子也会变好。所以,我觉得用“好活法”“好日子”来谈核心价值观建设很贴人心,也很贴生活。


主办:连云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话:12320 0518-85820200  网站地图
地址:连云港市海州区迎曙路66号 公共卫生中心 网站标识码:3207000004
市纪委举报平台  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3207050201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