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动> > 互动访谈
2019年01月08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风热线
  • 时间:2019-01-14 09:51 来源:连云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阅读次数:

嘉  宾: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袁明朗副局长

      市食药局食品生产监管处:伏卫民处长  

      市食药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邱向海副处长

       市食药局综合执法处(举报投诉中心):朱金明主任

时  间:2019年01月08日

地  点:连云港市广播电台

波  段:调频102.1;中波1458

参与电话:85457744;85461350


主持人:大家好!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邀请到市食药监管局袁明朗副局长一行来给我们介绍食品生产监管的相关情况。欢迎袁局长的一行到来!

主持人:食品是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我们连云港市的食品生产企业有多少呢,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答:目前,我市已获证食品生产企业768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42家,规模以上食品、食品添加剂企业46家,其余多为中小企业。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中以水产加工品、大米、饮料、糕点、白酒企业居多,还有地方特色产品如赣榆、连云区的干制水产品,灌南县的白酒、东海县的大米等都有较多企业生产。

主持人:为了保证食品安全,2018年在食品生产环节都做了哪些日常监管工作呢?

答:2018年,连云港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在“强监管、优服务”上下功夫,把“保安全”与“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监管能力,增进监管效能。

一是严把食品生产市场准入关。严格做好市级食品生产许可发证工作。2018年共组织专家进行企业现场审查 255家次,通过审查 225家,发放市级食品生产许可证书 225 张。

二是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分级监管,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年初根据企业上一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级,制定年度的监督检查计划,按照不同频次开展全覆盖检查,在企业公示栏中公示相关检查信息。

三是对小麦粉、酒类、食用植物油、乳制品、桶装饮用水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如在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中,检查覆盖所有获证的68家企业。检查中下达责令整改通知36份,立案查处7起,取缔无证生产、违法生产企业20家,约谈企业4家。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样品4批次,均启动后处理程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在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主持人:在听了对一些重点工作的介绍之后,我们还想了解一下食品生产监管方面有没有什么创新特色工作?

答:今年我局在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常规工作的同时,为提升工作效能,也做了一些积极探索。

一、开展风险隐患排查

食品监管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市局与淮海工学院合作,邀请食品专业专家教授开展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排查评估,以保证风险排查工作质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对风险隐患再梳理。去年,各县区局根据2017年风险排查情况,对风险隐患再梳理,结合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风险分级、专项监督检查、年度监督抽检等情况,草拟2018年的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和监管措施清单,有针对性的制定监管措施。

二是联系淮海工学院教授开展排查。考虑到基层监管人员业务水平的差异,市局邀请淮海工学院食品系专业15名教授团队联合开展“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乳制品、桶装饮用水和肉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场所卫生状况、加工工艺与设备、质量与安全管理及产品出厂检验等环节的风险,以专业的角度帮助监管部门发现问题,排查治理隐患。教授团队历时两个月,检查企业57家,共查找各类问题437个,形成了隐患排查报告,提出对监管工作的建议,指导企业落实整改措施。

三是把隐患排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风险排查工作和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省局大排查大督查大落实行动相结合,在检查中重点关注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积极查找隐患并督促企业进行整改,避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

四是做好总结评估。风险隐患排查结束后,市局和县区局对本年度风险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回顾全年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打好基础。

二、创新督查指导形式

为了帮助县区局做好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市局在对县区局进行工作督查指导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在省、市级食品安全检查员中随机抽取检查员,在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库中随机抽取企业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今年,市局共组织开展双随机检查企业10家次,共查出问题42个,检查中发现问题当场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查出的问题由市局在网站公示,县区局监督企业及时整改到位,并向市局反馈整改情况。

另外还采取了飞行检查、县区局交叉互查等形式检查企业21家次。通过督查指导,帮助县区局更好地掌握监管要求,落实监管职责。

三、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食品生产企业负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只有企业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食品安全才有保障,为了帮助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我们在开展培训、宣传、监管的基础上,去年又采取了一些新做法。

一是开展食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推动大型和规模以上企业实施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益海粮油等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上门服务,培育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组织外出到先进地区企业学习,开展全市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交流学习活动。以示范创建企业带动同行业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做优做强。

二是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帮扶。今年,指导各县区局组织对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市局派出老师授课,分析企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指导企业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紫菜加工是我市特色产业,今年针对企业集中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提前介入指导,帮助准备资料、完善条件,特事特办,进行集中审核,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符合条件的20余家企业集中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使企业能够赶上紫菜行业集中交易时间。

三是积极营造诚信生产经营氛围

通过会议、约谈等方式对企业开展诚信教育,树立企业诚信意识。推进企业黑名单制度,将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食品生产企业,列入食品生产失信企业“黑名单”,在信用平台上向社会公示,以惩戒严重失信食品生产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公众健康。去年共有3家食品生产企业被列入黑名单。

主持人: 食品小作坊现在实施登记制度,2018年市食药监局在推进小作坊登记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食品小作坊在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存在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多,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一直以来我局积极探索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管理。2017年,我市出台并实施了《连云港市市区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去年重点推进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一规范宣传培训。印制了一批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台账发放给新增小作坊,并印制发放食品小作坊卫生规范宣传材料2000份。市局组织各县区局人员对如何开展登记工作进行培训,同时,县区局组织开展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我们还对食品小作坊登记进行专题宣传,营造共同关注小作坊管理的社会氛围。

二是现场指导帮扶。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对县区局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指导开展小作坊示范点、集聚区整改、建设,强化帮扶树立样板;我局还多次邀请专家现场对各地食品生产小作坊改造提出指导意见,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办法。

三是实施以奖代补政策。为了消除业主对于小作坊改造的畏难情绪,帮助小作坊改善加工经营条件,我局对小作坊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在前年拿出100万元经费用于帮扶食品小作坊改造的基础上,去年又继续拿出75万元用于奖补业主,工作中对资金的发放实行考核制,激励小作坊改造达标。

四是建立信息系统监管。我局开发了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系统,并在全省第一家投入运行。食品小作坊登记证均在网上办理,程序更加透明,效率更高,同时更加方便统计和后续监管。

五是加强抽检监测。去年,我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督抽检工作,目前市级监督抽检202批次小作坊产品,为后续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指导各县区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小作坊纳入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小作坊违法生产行为,切实提升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主持人:听说贵局在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今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

答: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有企业追溯系统、监管追溯系统、公众查询系统三大功能模块,主要解决针对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实现食品正向追踪,反向溯源。

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监管平台,动态掌握企业生产状况,提升监管效能。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或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在“公众查询系统”中查询企业的产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企业生产许可证、出厂检验情况等,帮助消费者更好的维权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安全消费意识。

去年,我局牵头组织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工作再次被列入市政府改革办重点年度工作任务之一。根据年初制定的计划,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培训,邀请省软件公司的专家,对电子追溯试点企业进行专门业务培训,解惑答疑,保障追溯系统建设顺时推进。二是精准指导,对今年参加追溯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帮扶,指导企业申请电子追溯码,同时,结合日常检查工作,对前期已上线的企业进行定期及不定期跟踪,督促企业强化管理,提高系统使用率和信息上传率。三是开展调研,在全市开展电子追溯企业和用户满意度调查,收集企业客户对系统使用方式、查询内容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向软件公司反馈。四是联合验收。开展了沙盘演练,验证电子追溯系统功效。并组织各县区局对新参建企业进行验收,今年我市共有23家食品生产企业加入电子追溯系统并通过验收,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前已实现全市乳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三类企业主导产品全覆盖,食用植物油和正常生产的肉制品生产企业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已经有126家食品生产企业参建了电子追溯系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覆盖率。

主持人:我最近去超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商品包装上熟悉的QS标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印着字母SC和一串数字。您能给大家具体讲一讲这个新的SC制度吗?它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答:2015年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对食品生产者实行“一企一证”,食品生产许可不再发放QS证书,同时取消“QS”编号及食品“QS”标志,新版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由原来的“QS+12位阿拉伯数字”改为“SC+14位阿拉伯数字”,证书有效期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

对市民朋友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QS标志逐步淡出我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SC编码。为了能既尽快实施新的生产许可制度,又尽量避免生产者包装材料和食品标签浪费,给予了生产者最长不超过三年过渡期,即2018年10月1日开始生产的食品一律不得继续使用原包装和标签以及“QS”标志。在2018年10月1日前生产的带有“QS”标志的食品也不会从市场上立刻消失,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保质期退出市场。

主持人:2019年在食品生产监管工作上有什么打算?

答:2019年,在新一轮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调整之际,我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将坚决落实好国家、省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确保常规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力争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更上层楼。

一是继续把好准入关。进一步提高许可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推行告知承诺制等做法缩短时限,简化流程,做好食品生产许可发证,开展许可工作跟踪监督检查,继续把好准入关。

二是提升监管工作效能。督促县区局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和风险分级要求,按照规定落实监管要求,同时努力提升监管质量。市局继续组织对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飞行检查等。

对风险排查中发现有较大风险隐患的产品开展专项整治,精心组织,注重成效。专项整治中充分发挥监督抽检技术支撑和行政执法的作用。

加大产品抽检力度。在企业季节性生产时期及节日期间,加强对某些热销产品的抽检,发挥检验对监管的技术支撑作用。

组织各县区局对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进行自查,并开展各县区局工作互查。邀请专家对全市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进行评估,提出专业工作建议。

三是强化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进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自查和约谈制度,督促企业落实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第三方参与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检查,将检查情况与监督检查相结合,切实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推进诚信建设。大力实施黑名单和推进追溯系统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与信用平台对接,惩戒失信企业。培育扶持优秀企业,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发动更多食品生产企业加入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培育扶持诚信企业,引导行业良性发展。

四提升小作坊登记工作水平。扶持典型示范单位,引导小作坊积极改造生产条件,获取登记证,规范生产经营,登记数量超过省、市目标。打造市级小作坊规范管理示范点,并强化宣传引导,典型引路,积极探索建立小作坊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开展示范点、集聚区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小作坊管理水平。

五是服务企业发展。监管与服务并行,继续开展食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先进管理方法和食品安全管理认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研究食品生产行业实际,做好特色、优势行业发展帮扶工作。

六是强化社会共治。利用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活动以及创卫创文等机会向社会广泛宣传,让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提供工作支持。加强和行业、协会的联系,联合其他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共同开展监管工作,使监管和服务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