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计划
首页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4252954/2024-00008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06-25
文号: 无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内容概览:
时效: 有效

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7-04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紧扣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陆海统筹、同频共振,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连云港篇章,“三农”压舱石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6.1亿元,同比增长5.2%,居全省第一位,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一、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一是抓牢粮油生产。突出抓好低温雨雪天气防范、小麦赤霉病防治、“一喷三防”技术推广等关键措施,夏粮生产形势近年最好,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良好局面。截至6月11日,376.69万亩夏粮已收获252.4万亩,进度达67%,较去年同期快13.7个百分点;计划夏播面积394.98万亩,已播38.99万亩,进度达9.9%。二是丰富“菜篮子”供给。加快“菜篮子”工程绿色保供基地建设,实施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行动,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0万亩,总产量约120万吨,绿色蔬菜占比达60%。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市生猪饲养量达209.1万头,同比降低6.6%,家禽饲养量3513.7万羽,同比增加7.5%。三是突出三产融合发展。健全乡村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家,灌南县百禄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东海县、灌南县作为江苏生猪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举办“苏韵乡情”乡村休闲旅游农业专场推介活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工程,推进“连云港礼物·连天下”产品进景区,稳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今年一季度,全市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62.45亿元。

(二)持续拓展向海发展空间。今年一季度,全市渔业一产增加值1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21.69%,可比增速8.1%,是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一是集聚向海发展动能。赣榆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省部共建”国家级苏鲁水产品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连续获批伏季休渔期间毛虾、银鱼专项捕捞和4种作业类型专项捕捞,特别是毛虾捕捞参捕渔船增至100艘,同比增长42.9%,占全省的76.9%。“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再赴南极作业,已回运虾粉1554.84吨。二是优化近海养殖布局。因地制宜推进贝藻参高效生态健康养殖基地建设,全市紫菜和牡蛎养殖面积均达16万亩以上,海参养殖面积达5000亩,海水养殖产量达3.88万吨,同比增长21.26%,“港榆一号”深海围栏养殖平台开工组装,深远海养殖将迎来新突破。三是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中国对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力度,举办2024年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宣传活动,现场放流花白鲢、半滑舌鳎等海淡水苗种110万余尾,后续将持续放流梭子蟹1500万尾、中国对虾1.5亿尾、黑鲷330万尾。

(三)着力加快富民增收步伐。一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五项监管”机制,以连云港市农村集体三资可视化监管系统为平台,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效能。今年1—5月,全市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交易项目8805个,成交金额5.8亿元,溢价金额5744.5万元,溢价率达11%。二是强化乡村振兴帮促衔接。推进灌云西部岗岭地区、石梁河水库片区、赣榆黑林丘陵山区等三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组织赣榆区黑林镇申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已通过农业农村部答辩。三是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实施农民增收十年倍增计划,探索“一区示范、两园互动、三村联建”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构建“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的长效增收机制,今年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99元,同比增长7.5%,居全省第4位、三类地区第2位。

(四)纵深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一是完善顶层设计。立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实施意见》,分三个阶段明确重点任务,推动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二是实施精准整治。探索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乡村建设群众参与体系,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四季战役专项行动,精准治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59万户,总体进度达20%。三是强化典型带动。突出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加大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力度,建成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79个,明确年内再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68个,编报项目870个,计划投资4.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生产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地区设施大棚、路桥渠等基础设施老化,建设标准低的中小棚占比较高,存在结构不科学、配套不完善的情况,制约了机械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生产技术及装备的应用推广,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有待提升。

(二)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港口建设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传统养殖海域和滩涂被占用,“失渔”“失水”问题逐步增多,水产养殖的发展空间不断受到压缩,且近岸海域养殖区被港航用海、生态红线区等分割,缺少较大规模的连片海域。

(三)农村基础设施长效管护存在短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主要依靠省级奖补资金,地方投入和统筹力度不足,农村常态化保持干净整洁仍有差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上级暗访通报压力大。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力保障“三夏”农业生产,落实机收减损等关键举措,确保粮食丰收到手。坚持“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原则,稳定优质水稻生产,挖掘大豆、玉米种植潜力,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秋粮丰产丰收。持续推进5万亩“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合理提高复种指数,推进蔬菜瓜果稳产增产。

(二)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构建“6+N”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持续壮大百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打造紫菜全产业链。坚持向海图强,加快推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规范实施毛虾等专项捕捞,推动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农民分享土地增值、产业发展、集体经营收益的新渠道,力争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7%以上。

(三)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年内改造提升农村户厕13.1万户。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季战役”等行动,集中开展村庄“清脏”和“治乱”,推动村庄环境由屋内向屋外、由自家庭院向公共区域、由村庄内部向村庄周边拓展。强化资源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68个,打造海州湾渔港风情片区和海陵生态湖景休闲观光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