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新闻 >> 处室动态

生猪疫病抗体合格率水平监测波动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24-06-03 11:35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肉类食品在民众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的猪肉制品消费、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居世界前列。当前,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产业迅速发展,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提升的同时,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养殖量的增加、养殖密度的提高、生猪交易频繁和运输途径繁多给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等疫病给生猪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做到合理防控生猪疫病可以达到减少养殖损耗、增强养殖质量的目标,因此,疫病的防控工作是生猪养殖生产环节中重要的部分。接种疫苗是预防动物疾病的有效手段,当前大部分生猪疫病均能在市面上找到相对应的疫苗,因此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应做好疾病的疫苗接种,以期达到有效的免疫保护。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指导意见指出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应达到100%,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但在日常监测过程中,动物疫病抗体合格率经常出现上下波动的情况,极易影响对猪群整体免疫情况的评估。因此,本文就生猪疫病的抗体监测过程中的合格率波动现象进行分析,为掌握生猪养殖整体免疫情况提供参考。

一、生猪疫病抗体合格率监测波动原因-养殖环节

1、疫苗的选择

疫苗免疫是各种疫病防控的有效手段(未研发出疫苗的疫病除外)。动物疫病大多具有多种基因型/血清型,并不同毒株之间的无交叉免疫保护性效果不一,即便是同种基因型/血清型中的不同毒株间的免疫抗原性也存在差异。疫苗的与流行毒株的适配性是刺激猪体产生高水平抗体的重要因素。

因此,针对疫病的不同基因型/血清型毒株需选择与优势流行毒株适配性良好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除此之外,养殖场户还可以选择纯度高、抗原谱广的疫苗,能够针对整个猪群中存在同一疾病的不同毒株的情况,从而尽可能的提升猪群的群体疫保护力。

2、疫苗的注射方式和免疫程序

疫苗的注射方式因为猪体病原的不同,采用的免疫方式也多有区别,目前主要有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免疫和气雾免疫等。随着疫苗技术的飞速发展,针对不同病原的最佳免疫方式也正被逐步探索出来。而疫苗的免疫方式与疫苗的组成部分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如采用水佐剂和油佐剂的疫苗往往采用不同的注射方式。在一线养殖过程中,免疫人员可能会因为未仔细阅读说明书或按照以往的免疫经验而采取错误的注射方式,或者参与免疫工作的人员未经历系统培训而导致免疫注射操作不规范。因而出现疫苗免疫后,猪体抗体滴度低下或产生抗体速度迟缓等现象。除此之外,科学的免疫程序也是促使动物机体产生抗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免疫程序时需要考虑到动物体重、日龄、二免时间等多种因素,尤其是二免时间的设定和一免时间间隔过短会导致免疫抑制现象;间隔时间过长又无法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高峰。

因此,在一线养殖过程中,为确保猪群能达到有抗体合格水平,需严格按照疫苗生产商说明书规定的免疫方式进行免疫注射,并对免疫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减少因人为操作造成的免疫失败情况。各养殖场可在遵循疫苗说明书规定的免疫程序前提下,根据本场的环境、猪体等因素对其进行适当调整,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免疫程序。

3、猪体和环境因素

目前,国内猪种以国外引进品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国内地方品种宁乡猪、内江猪、荣昌猪、太湖猪、香猪等养殖最广,不同猪种间对疫苗的反应程度也有差别。除品种差异外,日龄、体重和个体差异等指标也对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温度、空气、饮水饲养密度等环境因素也是另一方面诱因。

在日常免疫中,要充分考虑到猪的品种、体重、日龄以及环境因素,适当调整免疫剂量、时间。在免疫过程中也要及时做好养殖环境的维护,在夏季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措施,及时增加水帘和圈舍的清洗;冬季在保温的同时也要注重通风。养殖户还应做好日常清洗和消毒工作,部分猪体可能在免疫过后产生应激反应,出现免疫力降低的情况,维护干净卫生的猪舍环境能够有效的减少病原菌的乘虚而入。

4、营养因素

免疫后的猪体可能因为疫苗的刺激,或是猪体差异而产生不可预测的情况。因此免疫期间的猪群营养支持尤为重要,科学的饲喂能够维持猪体的营养供应并且促进机体抵抗力的增强。在此期间,可以选择营养丰富的高密度饲料,并根据猪群情况上下浮动。对出现应激反应严重的猪可给与特殊的营养支持,例如适当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或使用氨基酸配方饲料。在日常饮水供应中,应保证水源的干净无污染,减少猪因抵抗力下降而出现腹泻的情况。

二、生猪疫病抗体合格率监测波动原因-实验室监测环节

1、样品、试剂盒因素

免疫抗体检测样品多为动物免疫血清,采样人员的采血操作、血液运输、保存以及血清的分离操作均能够影响抗体检测结果。因此,血液样品的采集及样品的制备需规范。在猪采血过程中做好保定后,使用酒精棉球擦拭胸前凹陷窝进针部位皮肤,采血人员持一次性注射器进针,采血2-3毫升即可。在采血完毕后,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使用离心机分离全血,也可以放置在0-20℃环境中静置分离;待血样出现明显的上、下两层(上为淡黄色血清,下为深红色固形物)时,将上层血清分装入无菌离心管中。

在抗体合格率监测过程中,试剂盒的选择尤为重要。不同厂商的动物疫病疫苗可能对不同生产商研发的试剂盒敏感度不同,在一线检测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同试剂盒检测同一疫苗抗体结果差异的情况。因此,在抗体检测前,需有效选择针对该疫苗产生的抗体的试剂盒,或选择具有该病原结构中比较经典的靶标抗原检测试剂盒。除此之外,在试剂盒的使用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多批次混用的情况,以免造成最终检测结果的不均一;试剂盒的储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需配置的试剂要现用现配,以免长时间存放导致有效成分降低的情况发生。

2、实验操作

目前动物疫苗抗体的检测,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该方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抗原抗体检测的方法,主要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ELISA操作步骤看似简单,整个测定实验操作过程中却有诸多影响因素,导致检测结果可能与实际结果偏差较大。例如试剂或样品的制备过程污染、洗板不彻底、抗体用量过多产生非特异性结合、酶标板整体背景过高导致读数结果不均一等。在ELISA实验过程中注意的操作事项:

(1). 试剂盒使用前室温平衡。

(2). 标准品的溶解和配置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过程中要每个梯度更换枪头。

(3). 加样过程中要保证均一性,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导致的实验误差。

(4). 孵育过程中减少酶标板的晃动,以免造成串孔,并按照说明书保证孵育的温度和时间。

(5). 洗涤过程中要尽量甩干液体,避免上一步骤样品或试剂的残留。

(6). 显色过程中要注意避光,选择适当时间终止反应。

(7). 读值前要对酶标仪进行预热,选择合适的参数,读值后的酶标板可适当保存一段时间,避免读值不准确需补做实验的情况出现。

3、实验室环境

实验室的整体环境也是保证抗体检测水平平稳的重要因素。其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环境通风、消毒清洗等部分。随着抗体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提升,也对相关检测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设备的故障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差异;另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适时淘汰老旧设备。实验室的通风清洁也要定期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要打开通风系统,以防止空气中有残存的病原气溶胶污染,在实验前后要对实验器具和台面进行消毒清洗。

三、结语

动物疫苗抗体合格率监测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关键,能够评估猪群的整体免疫情况,为养殖环节的整体把控提供参考。在养殖场环节,要加强对疫苗免疫注射、环境控制和营养调节的把控,在实验室检测环节,要优化实验操作、减少环境影响,最终做到免疫抗体合格率监测水平的总体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