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驰的火车外,大地一片苍翠,夏日的乡村画卷,自然清新怡人。这次回乡,也让我经历了一件倍受感动的热心事儿。
母亲将满79岁,按照老家风俗,今年可以做八十岁生日,“人过七十古来稀”,何况母亲已快耄耋之年?当前农村“整酒之风”仍较盛行,老人高寿应当“热闹热闹”,也体现了儿女孝道,彰显家族后人“风光”。
回到家中大哥、二哥、姐姐一同向我提及此事。讲到几十年来母亲辛劳持家作出的贡献,讲到儿女应当表达的孝顺之意,讲到周边邻里很多为父母祝寿“一红场”带来的无限“荣光”,并直言,不需要我和母亲筹办具体事宜,只要按时参加就行了。总之,按条件、按习俗、按情理,为母亲老人家办一次寿宴,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为母亲祝寿,人之常情。面对两位哥哥和姐姐的意愿,我没有正面回应,转而问母亲,倾听她的意见和看法。母亲把我拉到一边,神情严肃地对我讲:“孩子,给我做生的事,老大老二近期说了几次,我没答应。”我问起缘由,母亲饱含深情地说:“儿女的孝顺,并不在于大搞祝寿场面,重要的是让老人健在时吃饱穿暖,有病能治,心情愉快,减少孤独,在生日期间孩子能回来一起吃顿饭我就满足了。你父亲在世时也不愿意做生,这是我们家的传统,不要忘了父亲的教导啊!”言语间,父亲的叮咛和教诲仿佛又在耳畔回想,甘守清苦,勤俭持家,不图场面,宁静生活……这些都是多年来形成的家规家训,我想,倘若父亲健在,他也不会赞成为母亲祝寿的。
母亲见我低头沉思,又讲到,“现在农村家有喜事要‘整酒’,既费精力又耗财,还要背上人情债,这种风气要改。我们家不能跟风,因为你是公务员,公务员家庭就要带头破旧习树新风。”母亲知道,咱家出了一名党员干部,要当好头立好榜样。家风促政风,党风带民风,母亲把祝寿与民风联系起来,把干部家庭与普通家庭区别开来,言语虽很朴实,但对家人的爱却是满满的。
接过母亲的话茬,我又回想起我们一家走出一名干部的艰辛不易,叙说我走出农村步入部队跨入城市的辛勤收获,谈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后的点滴感受。母亲沉吟片刻,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现在干的是纪委的活,纪检监察干部要模范守纪,党的纪律哪些做得哪些做不得你是清楚的,不要为我做个生让你有压力受影响甚至背处分。我坚持不祝寿,就是要让你不能有任何思想动摇,必须始终听党的话。”说到此时,母亲竟已热泪盈眶,而我却早已心潮涌动。母亲可能从电视新闻中获悉一些事理,深知现在对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有严格规定,期望我当一名不踩“红线”、勤廉干事的干部,做一名只有带头守纪方能严格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这才是她拒绝庆贺寿辰的良苦用心和真正用意。
在同母亲取得一致意见之后,我又召集大哥二哥姐姐再次沟通商议,谈儿女孝顺,谈家风家规,谈干部纪律,两位哥哥和姐姐思想上的弯转过来了,领悟了母亲的心境,同意不操办寿宴,一家人的疑团和困惑随之消散,也顿感轻松了许多。见此情形,我顺势对母亲说,“您放心,在您生日那天,我们几兄妹都回来陪您,一起吃顿团圆饭,一定不会让您冷清。”母亲开心地笑了,连说几遍“这样最好”,温暖、亲睦的气氛溢满整个房间。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稀疏的头发和弯曲的身背,我心底里倍加钦敬,两行热泪忍不住从脸颊滑落下来。
自从我参加工作后,母亲常告诫我要懂得珍惜,把握自己,做人干净,不做傻事,她的谆谆教诲犹如阳光雨露,一直温暖和滋润着我的成长。这次拒绝操办寿宴,她老人家再次用一脸的坚定执着为我扶正了孝与纪、情与规的心理天平,为我全心干事、保持干净撑起一片蔚蓝天空。事后回想,正是慈祥母亲的朴实无华和豁达胸襟感召了全家人,更是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特殊身份和崇高责任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认同。
母亲婉拒祝寿,我感悟至深,这既是我们朴实家风的一贯体现,也是对我遵规守纪的无形支持,更是对长眠父亲的最好祭奠。(连云港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四纪检监察组 肖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