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解读二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提出,通过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省域空间融合发展、强化区域空间特色塑造,持续优化省域空间布局。如何理解“持续优化省域空间布局”?
绘“一张图”,为美丽江苏建设“留白”
高颜值的城乡面貌,离不开高品质的国土空间肌底。《意见》提出,要形成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分区分类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探索规划“留白”制度。
形成“一本规划”,绘制“一张蓝图”,才能实现“优空间、护资源、促发展”。去年10月,我省出台《关于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整合为统一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解决规划期限不对应、规划内容不一致、规划依据不相同的难题。
“我省积极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美丽江苏的轮廓日渐清晰。”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刘聪表示。
《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呼之欲出,根据国土空间管控需要,全省整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所需的各类数据,形成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的一张底图,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工作基础。同时,统筹建设支撑省、市、县多级应用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管平台,为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提供信息化支撑。
江苏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刘聪认为,特殊的省情要求江苏坚持底线思维、保护优先,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科学有序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
自2016年在全国首提严守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红线”以来,江苏在全国首创实施“责任+激励”“行政+市场”耕地保护机制,第一家出台省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暂行办法,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守好耕地红线。同时,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立健全全覆盖、全区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努力为自然生态留足空间,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留下时间,为美丽江苏发展“添绿”“留白”。
奏“三部曲”,构筑有机融合生态体系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空间协同保护,推进长江、淮河-洪泽湖、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等生态廊道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形成森林、湖泊、湿地等多种形态有机融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意见》为美丽江苏勾画出生态空间的目标与方向。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三篇文章,恰恰是筑牢美丽江苏生态基底的“路线图”——
“治污”,就是要以只能进、不能退的极大定力,切实解决好长期发展形成的历史问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添绿”,就是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和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幅度增加生活中的绿色空间、生态屏障。要探索建立环境治理“可知可控、精准治理”的新范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切实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留白”,就是要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全覆盖、全区域、全类型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机制,给人类活动划出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从2013年的22.23%,到现在的22.49%,我们在生态空间管控上迈进了一大步。”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解释,这两个数据是陆域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比重,数据的细微上升,背后是近年来江苏生态空间优化调整的决心与努力。
一方面要增加生态管控数量,一方面要提升生态功能质量。“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生态管控给‘高压线’充满电,让它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省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戴明忠表示,对于“留白”区域,要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看得准的要“积极有为”,看不准的要“主动无为”,为未来发展和子孙后代留足空间,以系统性思维优化生态空间。
生态优化也要因地制宜。“城市要有呼吸的空间,包括绿色空间、游园、城市客厅,为老百姓创造宜居的生态空间;乡村要展现田园风光与自然风情,打造江苏独有的美丽乡村图景。”戴明忠说。
呵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建设有机融合生态空间的必经之路。“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综合治理,告别过去治水归治水、治山归治山‘单打独斗’的方式,以更加系统化、可持续的思维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朱德明表示,目前,贾汪、高淳、金坛、宜兴四地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整治保护规划,正为江苏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探路。
划“三条线”,彰显“水韵江苏”之美
怎样以江河湖海为脉络优化空间布局,充分彰显“水韵江苏”之美?在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处长喻君杰看来,要统筹划好“三条线”,即河湖与水利工程保护的基准线、未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预留线和涉水生态空间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规划布局,对照深化“强富美高”创新实践、高起点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目标,需要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
“优化省域空间布局取得积极成效,但这还不够,还需要持续努力。”喻君杰说,江河湖海既是水乡江苏的汇水退水脉络,还是富裕江苏的治水兴水脉络,也应是美丽江苏的护水秀水脉络。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美丽江苏,彰显水韵之美,必须治好、用好、护好江河湖海——
治好江河湖海,强健防洪保安的脉络。针对江苏洪、潮、涝、旱易发多发的特点,建设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既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也要规避洪潮高风险区城镇化发展,促进人水和谐。
用好江河湖海,疏通资源保障的脉络。在沿江沿湖沿河沿海,布局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依托江湖河海所赋存的水资源、岸线资源、航运资源、生物资源,发展经济、富裕百姓。既要完善水资源调配网络,提高供水保证率;更要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完成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完善丘陵山区、沿海地区输配水网络。
护好江河湖海,架构生态保护的脉络。围绕防治水环境污染、水空间侵占、水生态损害,建设高效能的管理保护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和美丽田园乡村。要以长江、太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等骨干河道为重点系统推进生态河湖建设,实现百川清流、水美城乡;同时,还要挖掘水乡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建设幸福家园。
(沈佳暄 吴琼)
主办: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 承办:连云港市环境监测监控中心
网站备案号:3207050121 苏ICP备2023017687号网站标识码:3207000018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