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4252575/2019-00065 | 信息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其他 /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环保局 | 发文日期: | 2019-07-08 |
文号: | 连环函〔2019〕88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381号提案的答复 | ||
内容概览: | 关于利用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成果促进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答复 | ||
时效: | 有效 |
高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成果促进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聚焦了"一带一路"支点建设、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等国家战略机遇,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经济发展机遇空前。但由于我市面临资源性和水质性水资源短缺、流域性水环境容量和区域性大气环境容量不足、石化周边及海洋环境风险趋升等多重制约,以及沿海化工企业污染事件频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我市发展的制约逐渐显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严重制约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发展进程。因此,为促进我市化工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做好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推进工作。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发展
1.积极参与"多规合一",优化空间布局。严格落实战略环评和"三线一单"的相关要求,引导集聚区发展,石化重点布局在徐圩新区,化工布局在赣榆临港产业区、徐圩新区、灌云临港产业区、灌南临港产业区;严格控制非主导产业进入相应园区,搬迁城区、生态红线区内污染企业,提高工业集约化水平。同时,积极发挥"多规合一"的基础性作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中,统筹区域产业结构、经济、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以生态环境改善和人居环境保障为前提,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明确发展重点,引导重点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差异化发展,推进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协同开展,形成布局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在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文件时,充分考虑工业区对周围环境影响以及卫生防护距离等问题,确保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设置必要的隔离设施,满足环保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落实战略环评,构建"一体两翼"格局。推进港口功能疏解与能级提升同步进行,明确定位,合理分工,近期根据赣榆港区、徐圩港区、两灌港区建设时序,加快主港大宗干散货、危险液化品、大工业等功能疏解,仅保留现有旗台作业区液体储运和少部分大宗散货功能,以东港货运疏解通道,作为主港区的货运主通道,缓解产城冲突,提升集装箱服务功能,建设集装箱物流基地;为满足石化基地、赣榆、两灌等临港产业区石化及化工产业等的发展需求,加快徐圩、赣榆深水港建设,全面推进燕尾港海河联运中心建设,构建"一体两翼"港口格局。
二、落实资源生态红线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我市生态区位独特,生态服务功能多样,是重要的农产品提供、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我市按照生态红线"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原则,在2013年实施的《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基础上,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岸线矢量化测绘工作,通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管理底图的通知》(连政办发〔2017〕188号),明确各级各类生态红线。要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定期对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事项进行议定,对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所进行的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专项研究,控制管控区内空间发展,搬迁生态红线区内污染企业;明确生态岸线不得进行港口和工业开发建设,旅游等活动不得损害岸线的生态功能。
2.落实资源利用红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战略环评水资源、能源等资源利用上线研究成果,我市出台了《连云港市资源利用上线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37号),完善了行业管理部门主导、多部门协同的资源利用管控制度。要求在规划和项目管理中,体现资源总量和强度"双管控"的要求,并具体落实到项目准入中。加强用水效率控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用水量大、能耗大、效率低、污染重的产业,开展火电、石化、钢铁、食品加工等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及工业升级,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严格能耗准入要求,新建工业项目力争达到国家或省先进水平。加大结构性减煤力度,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刚性落实减煤控制目标。
三、实行差异化管控,推行排污许可制度
1.实行环境底线管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基于环境质量目标,按照战略环评及《连云港市环境质量底线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38号)文件要求,实行建设项目差异化的环境管控,落实小流域控制断面水质与建设项目新增排污指标挂钩制度,并且全市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及通过排污权交易形式获得的排污指标实行现役源2倍削减替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对重点企业的水、气等污染物全部实行自动监控,强化企业环境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建设单位环保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
2.推行排污许可制度,实现差别化管理。严格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按照部、省相关文件要求,做好排污许可核发及管理工作。加强环境监管,落实"持证排污",严禁"无证排污"。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对市内工业企业等排放的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氨氧化物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根据环保信用评价等级试行差别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依据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对高污染企业试行差别化电价,合理提升高污染企业的经济成本,促使企业稳定达标排放。
四、严格项目准入门槛,实现审批联动机制
1.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实现审批联动。我市基于战略环评成果出台了《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连政办发[2018]9号),以生态环境基本要素和乡镇街道为基础,将全市域划分为22类284个环境控制单元,分别提出精细化的环境准入和管控要求。同时,针对我市化工产业存在的环境问题,结合沿海化工园区整治相关政策、要求,市发改、工信、环保部门联合印发《连云港市化工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控要求(2018年本)》(连环发〔2018〕324号),对全市化工行业提出了科学、严格的管控要求。我市应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凡列入负面清单的行业,在规定区域内不得建设,投资主管部门不予立项,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应急、消防、海关、市管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对不符合区域行业准入要求的现有工业、企业,逐步进行关停、清退或搬迁,保障生态、环境和人居安全。
2.严把项目准入关,实现"三评联动"。贯彻执行《连云港市深入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发展实施细则》(连政发[2017]7号),严格项目准入,通过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三评联动,倒逼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已经依法完成规划环评审查的化工园区。经济部门严把产业导向,生态环境部门严格环境准入,对于受理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严格对照"三线一单"、"四个一流"(环保水平世界一流、工艺设备水平世界一流、投入产出比世界一流、品牌品质世界一流)、等要求,对不符合园区发展定位、生态功能定位、准入条件及环境承载力的项目一律不批,进而推动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五、推进化工园区整治,加快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
1.推动化工园区整治。落实省政府、市政府对全市化工企业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及部署安排,将化工园区整治看作是推动全市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突破口,从加快污染防治进程、区域减排、完善应急设施以及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更大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切实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促进我市化工产业转型,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产业向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加大企业关停力度。推进省、市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明确关停标准,对照关停标准,加大关停力度。同时对部分占地规模小、综合效益不高的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对由于市场不景气、资金链吃紧、项目投入大等因素影响短期内无力技改升级的企业实施关停;对原计划向化工园区转移但由于投入产出达不到要求的园区外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对环境问题突出、整改治理无望的化工企业依法实施关停。
3.加快危化品企业搬迁进程。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制定企业搬迁改造方案,推动县区、相关企业根据时间节点落实搬迁改造工作,推动企业升级改造。
六、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加大岸线整治力度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进生态功能恢复。我市将遵照生态文明理念,以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为原则,统筹市域生态资源。全面禁止云台山禁采范围内的矿山开采活动,恢复已破坏的山体植被。在连徐高速公路两侧,新港城大道两侧以及锦屏山、后云台山等地推进造林及森林抚育改造工程。适当扩大云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完善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严格限制开发占用湿地,保证水面率占补平衡进而逐步增加;恢复湿地自然群落,构建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与鸟类栖息环境。通过海滨湿地修复、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礁等多种手段进行海洋生态恢复。开展临洪口、灌河口(新沂河口)等重要河口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针对海州湾渔场、徐圩港、赣榆港等近岸海域实施生态修复。加强渔业管理,严格控制水库网箱养殖密度,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合理确定养殖面积;建设多功能人工鱼礁群,开展主要经济生物资源种群恢复与增殖,恢复海洋生态环境。
2.加大生态岸线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根据部、省关于海岸线整治修复的相关文件及指标要求,督促各县区及相关单位完成整治修复任务。重点保护龙王河口、临洪口、埒子口、灌河口、连岛、羊山岛等生态岸线。积极推进连云区小官山岸线整治修复及赣榆区砂质岸线综合整治等项目实施,提升岸线滩涂生态功能。针对兴庄河口至沙汪河岸线、赣榆城区等岸线,在满足部分岸线的城市生活功能的同时,逐步恢复其生态服务功能。2020年前,计划对自然景观受损严重、生态功能退化、防灾能力减弱以及利用效率偏低的海岸线进行整治修复,修复长度不少于80千米,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3.加快围填海遗留问题处理,贯彻科学用海理念。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政策及部、省关于围填海管控要求,妥善处置合法合规围填海项目,依法处置违法违规围填海项目,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并积极开展必要的生态评估和修复工作,逐步恢复海域生态功能。并且根据上级关于用海报批的政策和指标要求,坚持科学用海理念,加大项目用海的审核把关,合理控制各类建设用海规模。
七、加快污染防治进程,改善环境质量
1.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将立足连云港发展现状及需求,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持续开展以"减煤、控源、管车、降尘、禁烧"为主的精细化管控,完善我市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一是严控燃煤污染。继续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全面压减非电行业生产用煤,进行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进主城区"无煤区"建设,并推动工业锅炉提标改造。二是严控VOCs污染。在化工园区内所有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针对医药、化工、石化及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有机废气整治。三是严控机动车污染。推进城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整治,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管控,试点安装遥感监测设备。四是严控扬尘污染。加强港口货物装卸扬尘控制,加强施工工地、道路、渣土运输、开山采石扬尘管控,加大道路洒水及喷雾降尘频次。五是严控秸秆禁烧。持续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建立起"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巡查和防控体系。加强视频监控平台建设,并加装烟雾自动报警系统,从源头上杜绝秸秆焚烧隐患。六是抓好秋冬季综合治理。继续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适时扩充应急管控措施企业名单。七是强化空气质量精细化管控。建立县区全参数监测"全覆盖"及市区乡街PM2.5监测"全覆盖"的网格化监测体系。加强化工园区、大浦工业区、海州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废气整治,切实减轻废气污染扰民问题。
2.持之以恒打好碧水持久战。我市水资源相对短缺,特别两灌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表水质虽然呈现改善趋势,但市区和两灌地区污染仍然较重,污染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我市将加强水污染治理,实现水环境改善。一是强化机制保障。继续深化水环境区域补偿、污染物总量与财政挂钩等环境经济政策,用经济手段倒逼水环境治理。充分利用"河长制"、"湾长制"、"断面长制"的高层领导和协调作用,推动水体污染防治各项措施的落实和水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二是推进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治理。进行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应急备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问题排查与整治,全力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三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进程,推进市区污水管网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并积极实施尾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四是推进水体整治。开展截流清淤,加大生态补水,确保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五类,完成黑臭水体整治。五是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实施。加强工业污染源控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重视农村污染预防,减少农业面源排放。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科学合理使用化肥,降低化肥使用量。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入河排污量,确保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3.义无反顾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市土壤环境总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土壤污染问题,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主要分布于沂河沿岸周边地区、工业区等地。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会通过大气沉降、淋滤等作用进入土壤和地下水,致使工业企业、矿山周边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区域。且我市还存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上升,危废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大污染管控措施,打好净土保卫战。一是严控土壤污染风险,有序开展土壤修复。我市将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关闭搬迁化工企业遗留地块和列入采样清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加强饮用水源地、重点排污企业周边地区、固废处理场等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网络。并且依据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成果划定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相应实施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等分类管理措施。按照《连云港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实施方案》要求,加强部门联动监管,严防污染地块流转和开发利用。同时有序开展土壤修复,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优先解决重污染农用地、高风险污染地块等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问题,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开展"净土行动"。二是推进危废处置设施建设,提升固废管理水平。我市将不断强化固废处置能力建设,彻底解决我市废盐等危废难处置问题。同时,深入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落实源头管理精细化、贮存转运规范化、利用处置无害化,通过申请复产企业严格核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检查、召开工作推进会和企业现场培训会等形式,督促企业按时完成督查考核发现问题的整改,采取以查促改、严罚重处等手段,推动企业落实危废管理主体责任,提升企业自我管理能力和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
正如委员您所说,目前我市化工园区正面临着转型涅槃的关键时期。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严格落实战略环评及"三线一单"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危化品企业等整治力度,依法依规推动不达标企业关停,强化项目准入条件,促进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
2019年7月8日
联系人: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徐小惠
联系电话:1893668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