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一、“十三五”期间举措和成效
一是大气环境质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全市PM2.5浓度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9%;空气优良率81.1%,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创有监测以来历史最优,均已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2016年-2019年,我市PM2.5浓度分别为46、45、44、42微克/立方米,每年均完成省定目标。二是水环境治理取得重要突破。全市河流水质明显改善,22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及15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Ⅴ类;国省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比例为81.8%,较“十三五”初上升18.2个百分点(扣除上游来水及高氟地区影响,优Ⅲ类比例可达95.5%。)。三是土壤环境整治实现高效。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深入推进整治化工园区,依法关停环境问题突出、整治无望的化工企业。四是主要污染排放目标超额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26.9%、24.3%、32.2%,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五是生态创建获得巨大成果。我市获批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地区,2019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共创成2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31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街道)和16个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六是生态文明综合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全国率先、省内首家成立生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省内首创“点位长”“湾长制”工作机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完成生态环境系统垂直管理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生态环境部门县区局长轮岗交流新机制。七是战略环评成果率先实现转化。在全国率先开展地级市战略环评和“三线一单”管理试点,为其大数据支撑在全省率先构建环保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成果转化,指导石化基地、徐圩港区、赣榆港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编制和审查,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并获评省十佳环境保护改革创新项目。
二、“十四五”工作措施
以“巩固、调整、充实、提升”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协同治理、社会共治”原则,科学部署“十四五”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巩固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努力建成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引领区,生态环境质量走在苏鲁皖豫地区前列。
(一)加强污染综合治理,巩固生态环境质量。治气: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降双控”,实施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强化点源、城市面源治理,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治水:坚持“陆海统筹”,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三水共治,城镇生活源、农业面源、工业源三源齐控。扎实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在15条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的基础上实现提档升级。治土:深化土壤现状调查,加强管控和安全利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风险得到基本控制。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二)强化绿色发展引领,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改善产业结构。健全“三线一单”空间管控和产业准入体系,彻底整治“两灌”化工集中区,坚决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严格按照“四个世界一流”标准,推动徐圩新区大型绿色石化基地建设。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石化、钢铁、印染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全面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升级改造,持续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探索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推进低碳发展。优化运输结构。调整货物运输方式,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大力提高铁路、管道、水运等清洁运能,推动货运装备绿色化、货运组织高效化。
(三)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充实生态文明底蕴。厚植生态本底。全面落实生态空间管控,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区域,构建“四横三纵”生态网络,强化陆海空间统筹发展。推动绿色崛起。完成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美丽县区建设试点等创建工作。打造海洋特色。在沿海地区、通榆河流域沿岸、城市近郊等区域建设生态安全缓冲区,保护自然生态禀赋,拓展生态绿地空间。开展自然岸线、滨海湿地生态功能修复,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
(四)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一方面,不断完善环境治理体系路径。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并严格责任追究,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绿色金融、排污权交易等手段,构建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大众对环境治理的监督。另一方面,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措施。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形成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生态环境综合监管能力,以大数据、预警预报等新技术为引领,构建现代化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严格环境风险管控,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严格固体废物处置监管,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