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温州:垃圾分类有新意 特色做法见实效

信息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1-13 09:55 字号:[ ]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着力推行和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新坐标,锚定目标、持之以恒,探索形成了多种特色做法。

“以桶换桶”改出成效

在温州市鹿城区某小区内,只见环卫工人运收垃圾时,将清洁过的垃圾空桶运至居民区内的垃圾房更换装满垃圾的桶,再将垃圾桶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

据了解,这是鹿城区紧盯生活垃圾收运环节存在的弊端与不足,全面推广的“以桶换桶”收运模式。“‘以桶换桶’收运改变过去‘翻斗车’混收混运生活垃圾的模式,垃圾桶成为生活垃圾全程收集、运输的唯一容器,有效减少垃圾运输中的‘滴洒漏’,解决垃圾‘先分后混’难题。”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垃圾桶”的小改变,带来的是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工作的巨大改观。“以前的‘直接倾倒’模式常常导致各种垃圾遗漏堆积在地面,现在通过‘以桶换桶’,垃圾桶周围的环境改善了很多。”鹿城区市民张先生说道。

在“以桶换桶”收运推广过程中,鹿城区将环卫车“车改”与环卫“一体化”项目相结合,实现环卫保洁车辆大更新,减少车辆耗损节省维养支出。同时,鹿城区对全区当前2165个投放点数万只垃圾桶完成“标准化”管理,统一采用240升垃圾桶。

智慧赋能精准投放

温州市瓯海区在垃圾治理推进过程中,创新建设“瓯e站”小屋,助力小区生活环境质量提升,也让更多的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

在瓯海某小区内,居民陈阿姨拿着一袋生活垃圾走近“瓯e站”小屋易腐垃圾投递口,通过扫描人脸,投递口自动开启,“您好,您投放垃圾的准确率是80%,下次要注意分类哦。”原来,陈阿姨投递的易腐垃圾中还混入了一些其他垃圾。

据介绍,“瓯e站”小屋根据小区特点,分为智能化定时定点分类屋和普通定时定点分类屋两种。智能化定时定点分类屋内设有扫码、人脸识别等功能,前期通过二维码和摄像头对居民的住址和人脸进行绑定,使之能更高效地对投放的垃圾进行溯源,方便劝导员进行针对性劝导,提高居民分类准确率。普通定时定点模式开放时间将根据小区居民的投放习惯,合理设置投放时间,开放时间内配备专职劝导员,及时对居民进行现场垃圾投放指导。

目前,瓯海所有小区均已实现高楼撤桶、撤桶并点,476座住宅小区“瓯e站”小屋和285座农村区域“瓯e站”小屋建成投用,建有“瓯e站”小屋的小区占总小区数90%,并安排专人管理,全区500多名“瓯e站”小屋劝导员每天两个时间段上岗劝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资源回收“一码到家”

在温州苍南,“碳慧小区”创建工作的开展,让垃圾分类工作迈入了“数智时代”。据了解,苍南推出“数字门牌·一码到家”民生服务嵌入式二维码门牌信息系统,探索可回收物按7项细分类的线上线下回收模式,创新上线“资源回收”服务板块,将便捷服务送到家门口。

位于苍南县灵溪镇的德嘉华庭小区是当地实现生活垃圾智能回收的小区之一。该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经理介绍说:“现在小区居民可以足不出户,仅凭扫数字门牌的二维码就实现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上门收取服务的预约,既快捷又方便。”为提高小区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当地的回收企业还会根据上门回收的可回收物品类、重量,以市场价格向居民支付相应的报酬。

据悉,目前苍南县已打造114个“碳慧小区”,全县39万户数字门牌,均已覆盖扫码预约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上门回收清运服务,有效助力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和源头减量工作。